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三、戒的種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
                                               釋厚觀

《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三、戒的種類

戒的種類,若依內容區分,有在家戒及出家戒。《大智度論》卷13「釋初品尸羅波羅蜜」中,說到了在家五戒(近事)與八齋戒(近住)和出家沙彌、沙彌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尼戒、比丘戒。以下試著進一步探討《大智度論》中的五戒、八戒、出家戒之思想背景及其特色。
1、五戒──即盡形壽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大智度論》卷13說到了五戒分受的情形:
五戒有五種受samādāna名五種優婆塞:
一者、一分行ekadeśakārin優婆塞;
二者、少分行pradeśakārin優婆塞;
三者、多分行yadbhūyaskārin優婆塞;
四者、滿行paripūrṇakārin優婆塞;
五者、斷婬samucchinnarāga優婆塞。
一分行者,於五戒中受一戒,不能受持四戒;少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滿行者,盡持五戒;斷婬者,受五戒已,師前更作自誓言:我於自婦不復行婬。是名五戒。[1]
關於「五戒分受」是否為優婆塞的諍論,《大毘婆沙論》卷124提到了三種說法:[2]
1)健陀羅國諸論師主張:唯受三歸依或律儀缺減,皆可名優婆塞。主張可受五戒的少分。
2)迦濕彌羅國諸論師主張:不許唯受三歸依,亦不許受五戒缺減而名為優婆塞。要成為優婆塞必須受三歸依並且五戒全受。至於「一分等優婆塞」之說,那是指「持」而言,不是說可以「受」少分。
3)尊者僧伽筏蘇主張:不許唯受三歸依便成優婆塞,但許五戒缺減亦成優婆塞。
由《大智度論》的「五戒分受」及五戒法看來,[3]《大智度論》所談的五戒,其思想與健陀羅國諸師的思想相近。不同的是:健陀羅師說的少分是受二戒,而《大智度論》是受二、三戒。健陀羅師說的多分是受三、四戒,而《大智度論》是受四戒。(換言之,受三戒,健陀羅師稱為「多分優婆塞」,《大智度論》則稱為「少分行優婆塞」。)另外,《大智度論》除了五戒全受的「滿行優婆塞」之外,還說到了「斷婬優婆塞」,健陀羅師則未提及。
2、八戒──即一日一夜不殺生、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大床、不著花瓔珞不香塗身不著香薰衣、不自歌舞作樂亦不往觀聽、不過中食(不非時食)。又稱「一日戒」。
各經論談到此八齋戒的內容雖大體相同,但排列次序卻稍有不同,如依「不非時食」的位次來區分的話,大概有三類。[4]
1)將「不非時食戒」置於第六位──漢譯《增一阿含》卷38;《佛說八關齋戒》;巴利藏的Suttanipāta[5] åṅguttara-ñikāya vol. IV p.243)。[6]這是不特別重視「不非時食戒」的古說。
2)將「不非時食戒」置於第八位──漢譯《中阿含》卷55「持齋經」;《佛說齋經》;《優婆夷墮舍迦經》;《十住毘婆沙論》卷8[7]
3)將「不非時食戒」置於八戒之外,而以「離非時食」為八齋戒之體──如《俱舍論》卷14提到有餘師說:「離非時食名為齋體,餘有八種,說名齋支,塗飾香鬘舞歌觀聽分為二故。[8]
《大智度論》與第三說相同,如卷13云:
已受八戒,如諸佛盡壽不過中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過中食亦如是。[9]
或許有人問:前八戒若加上過中不食的話,不就成了九戒了嗎?《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1問答如下:
問曰:夫以齋法過中不食,乃有九法,何故八事得名?
答曰:齋語以過中不食為體,以八事助成齋體,共相支持,名八支齋法,是故言八齋,不言九也[10]
《大智度論》將「香油塗身」與「歌舞觀聽」分成兩個戒,而將「非時食戒」獨立於八戒之外,與《俱舍論》之「有餘師」所說相合。
3、出家戒──包括沙彌、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比丘尼:略說五百戒,廣說八萬戒;比丘:略說二百五十戒,廣說八萬戒。[11]
至於《大智度論》所談到的比丘、比丘尼戒是屬於那一部派的律典,我們由《大智度論》卷100及卷2中可以找到一些線索。
《大智度論》卷100云:
毘尼,名比丘作罪,佛結戒,應行是、不應行是,作是事得是罪,略說有八十部。亦有二分:一者、摩偷羅國毘尼,含阿波陀那avadāna、本生jātaka,有八十部。二者、罽賓國毘尼,除卻本生、阿波陀那,但取要用作十部。有八十部毘婆沙解釋。[12]
《大智度論》卷2云:
二百五十戒義作三部,七法、八法、比丘尼毘尼、增一、憂婆利問、雜部、善部;如是等八十部,作毘尼藏。[13]
Lamotte教授之考據:「佛滅後,於王舍城結集大會上,優婆離誦出了律藏,因他重複了八十次以誦出此部律典,故一般以其最後之定本為《八十誦律》。此部古傳律典由大迦葉、阿難、末田提、商那和修、傳至優婆毱多(Upagupta),因優婆毱多住錫於摩偷羅(Mathurā),故此部古傳律典因而被稱為《摩偷羅國八十誦律》,其內容包含譬喻及本生。但到了此一時代,眾生根器轉弱,無法記憶此部龐大律典,各部派遂各自改編,而成為現今所傳的《巴利律典》。《五分律》、《摩訶僧祇律》、《四分律》及《十誦律》(說一切有部律)。《說一切有部律》係由優婆毱多所編,他將古傳律典(八十誦律)約簡為十誦,刪去譬喻、本生,其組織大致與卷二所說相合。此部律典係在罽賓流傳,故又稱為《罽賓律》,西元404405年間,鳩摩羅什在長安譯出此部律典,題為《十誦律》羅什過世後,於西元409年之後,卑摩羅剎(Vimalākṣa)補譯完成,並附序文乙篇。依《大智度論》100所說,有一部八十卷之毘婆沙用以註釋《十誦律》,這部也是在罽賓編纂之註釋書很可能就是部頭相當大之《根本說一切有部律》,但此部《八十部毘婆沙》切不可與古傳之《八十誦律》相混。」[14]
但印順法師則認為:
《根有律》就是《八十部律》,與《十誦律》為同一原本,只是流傳不同而有所變化。起初,《十誦律》從摩偷羅Madhurā而傳入罽賓──健陀羅Gandhāra)、烏仗那Udyāna一帶,為舊阿毘達磨論師所承用。……其後,《根有律》又從摩偷羅傳到北方,為迦濕彌羅Kaśmīra阿毘達磨「毘婆沙師」所承用……。流行於北方說一切有部,源遠流長,化區極廣,隨時隨地而有多少不同。這二部廣律,不全為廣略的差別,實為同一原典而流傳不同[15]
印順法師主張:「流行於罽賓(犍陀羅一帶)的《十誦律》為說一切有部律;流行於迦濕彌羅的《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則屬於根本說一切有部。」大體與《大智度論》卷100所說的十部罽賓國毘尼,八十部的摩偷羅國毘尼相符。但是,《十誦律》應早於《根有律》。[16]而不是像《大智度論》所說那樣,先有《根有律》,再從中去除譬喻、本生,取要用而成《十誦律》。
Erich Frauwallner教授則認為:《根有律》為在摩偷羅(Mathurā)成立的律,它含有比《十誦律》、《四分律》、《五分律》、《巴利律》等諸律更古的資料。並推斷《根有律》中與罽賓(Kaśmīra)有關的記述,實為後代之添付改編,至於其他部分則在在指明此一律典之故土在摩偷羅,據而推論《大智度論》所說的二部毘尼,其中的摩偷羅毘尼即是《根有律》,而罽賓毘尼則是《十誦律》。[17]
筆者認為:流傳於罽賓的毘尼,不含譬喻、本生,共為十部,大體與現存之《十誦律》相合。對此各家所說相同應可採信。問題是,現存的《根有律》是否就是Lamotte教授所說的《八十部毘婆沙》呢?他並沒有提出明顯的證據。況且《大智度論》100云:
毘尼,……略說有八十部,亦有二分:一者、摩偷羅國毘尼,含阿波陀那、本生,有八十部。二者、罽賓國毘尼,除卻本生、阿波陀那,但取要用作十部。有八十部毘婆沙解釋。[18]
Lamotte教授將「摩偷羅國毘尼」視為「古傳律典」,而將「罽賓國毘尼」視為《十誦律》,再將對《十誦律》的解釋──《八十部毘婆沙》視為《根有律》,從「古傳律典」《十誦律》《根有律》的發展先後看來或許正確。但若將此套用於《大智度論》的話,就成了:「一者《古傳律典》,二者《十誦律》」,從文脈看來,似乎不太妥當。
那麼,現存的《根有律》是否就是「摩偷羅國毘尼」呢?如果是的話,《根有律》為何與罽賓(Kaśmīra)有如此密切的關係?為何不稱為迦濕彌羅毘尼呢?
筆者以為:這可能是由於龍樹菩薩相信「根本說一切有部較說一切有部古老」之說,為了支持根本說一切有部較古老的立場,而將《根有律》推溯到律典的發源地──摩偷羅,因而稱《根有律》為「摩偷羅國毘尼」的緣故吧!
其實《大智度論》所傳:「根本說一切有部在先,說一切有部在後」的說法,恰與史實相反。只要承認「根本說一切有部」後出的話,那麼,為何《根有律》會多出與迦濕彌羅有關的敘述,為何會多出篇幅甚多的「破僧事」,本生、譬喻等,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了。
以上只是筆者的推測,對錯與否,尚待日後詳細考證。
不管如何,《大智度論》說到的毘尼,多與說一切有部的《十誦律》相符,而談到的譬喻、本生,則多與《根本說一切有部律》類似[19]可知龍樹所見的毘尼,包含了「說一切有部的律典」與「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典」。
以上是依戒的內容談到了五戒、八戒等在家戒與出家戒。於在家戒中,又依持戒的發心與善巧,而分成下品、中品、上品和上上品戒[20]
下人持戒──為今世樂或為避凶求吉等而持戒。
中人持戒──為後世福樂故持戒。
上人持戒──為個人得解脫故持戒。
上上人持戒──憐愍眾生,為佛道故,以知諸法求實相故,不畏惡道,不求樂故持戒。
既然在家戒可得生天,亦可得解脫涅槃,甚至可通佛道,那又何必用出家戒呢?
《大智度論》卷13答曰:
雖俱得度,然有難易。居家生業種種事務,若欲專心道法,家業則廢;若欲專修家業,道事則廢,不取不捨,乃應行法,是名為難。若出家離俗,絕諸紛亂,一向專心行道為易。[21]
可知《大智度論》作者是讚歎出家修行的。
《大智度論》卷14談到「云何持戒能生戒」時說:
因五戒得沙彌戒,因沙彌戒得律儀戒,因律儀戒得禪定戒,因禪定戒得無漏戒,是為戒生戒。[22]
由五戒沙彌戒律儀戒來推斷,這裏所說的「律儀戒」應該指的是比丘戒、比丘尼戒等出家戒吧!
但是,《大智度論》所解釋的《大品般若經》卷5〈問乘品〉中談到的尸羅波羅蜜,卻僅是「十善道」而已,[23]完全沒有提到比丘戒等,為何「十善道」會成為初期大乘菩薩戒學的主要內容呢?這待下一節再來探討。



[1] 《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58c22-29
[2] 《大毘婆沙論》124(大正27645c-646b
[3] 《大智度論》13(大正25159c-160a
[4] 1.平川彰:《十住毘婆沙論の著者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卷第2號,p.506-p.507
  2.平川彰著作集第五卷:《大乘佛教教理教團》,p.388
  3.Lamotte, Le Traité de la Granda Vertu de Sagesse de NAgArjuna, Tome II, p.827, n. 2
[5] 《增一阿含》卷38(大正2756c);《佛說八關齋戒》(大正1913);巴利藏的SuttanipAtap.400)(《南傳大藏經》24冊,p.145)。
[6] 《增支部》(《南傳大藏經》21冊,p.141
[7] 《中阿含》卷55「持齋經」(大正1770b-c);《佛說齋經》(大正1911a-b);《優婆夷墮舍迦經》(大正1912b-c);《十住毘婆沙論》卷8(大正2660a-b
[8] 《俱舍論》卷14(大正2975c2-4
[9] 《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59c10-12
[10]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1(大正23508c24-27
[11]《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61b-c
[12]《大智度論》卷100(大正25756c1-6
[13]《大智度論》卷2(大正2569c13-15
[14] LamotteLe Traité de la Grande Vertu de Sagesse de gārjuna avec une nouvelle Introduction, Tome III, pp.XVI-XVII;參考郭忠生譯:《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法文譯《大智度論》第三冊序文〕,(《諦觀》第62期,p.115-p.117
[15]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76-p.77
[16]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363
[17] 1. Erich Frauwallner, The Earliest Vinaya and the Beginning of Buddhist Literature 1956, p.40-p.41
2. 郭忠生譯:〈說一切有部與根本說一切有部〉,《諦觀》第56期,p. 88-p.89(民國78125出版)。
3. 參見平川彰,《律藏研究》,p.565-p.567平川彰博士依佛傳來比較受戒犍度之新古,批評E. Frauwallner之立論沒有足夠的證據,而應判定《根本有部律》後出才是。
[18] 《大智度論》卷100(大正25756c1-6
[19] 參見Lamotte法譯《大智度論》第三冊序文,p. XVIII
[20] 《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60c
[21] 《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61a1-5
[22] 《大智度論》卷14(大正25162b16-18
[23] 《大品般若經》卷5〈問乘品〉(大正8250a13-16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惠敏法師.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目次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二、戒的定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四、初期大乘佛教的戒學──十善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五、龍樹戒學的立場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二、十善道是凡夫及二乘與大乘共學的法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三、以十善道為尸羅波羅蜜的理由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四、持戒與破戒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五、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六、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二、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三、方便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二、「般若波羅蜜」之語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三、何謂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四、緣起﹑空﹑假名﹑中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五、如何得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六、菩薩的般若與二乘的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七、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二、龍樹所處的時代及其論著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三、龍樹的菩薩精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四、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二、解脫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三、菩薩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四、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二、印順導師對佛教史之分期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三、依四悉檀說明「中期佛教」之重點開展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四、中期佛教之義解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五、中期佛教之修行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六、「梵化之機應慎」之意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七、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