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福慧集(一) 【第二篇 菩薩正行】何時才能得解脫、成佛~07

『何時才能得解脫、成佛』
(釋厚觀)
大毘婆沙論》、《大智度論》、《十住毘婆沙論》等論典中,提到「行聲聞乘、辟支佛乘者要經歷多久時間才得究竟解脫,修佛乘者要經歷多久時間才得成佛道」的問題。

以上提到各種經論不同的講法,有的說三大阿僧祇劫,或者說無量阿僧祇劫成佛道等等,但是在《十住毘婆沙論》卷1中說:「亦隨根之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大正2620b9所以修行的快慢,除了根性利鈍、過去世中是否廣積福德智慧資糧之外,還要看個人用心,時間只是個大略。印順導師所提的時間劫、德行劫,可以當作一個參考。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福慧集(一) 【第二篇 菩薩正行】聲聞、辟支佛與佛有差別嗎~06

『聲聞、辟支佛與佛有差別嗎』
(釋厚觀)
一般稱呼「聲聞、辟支佛」為二乘,稱「菩薩、佛」為大乘,究竟阿羅漢、辟支佛與佛在解脫上有沒有差別呢?
二、菩薩的道智、度無量眾生的悲願、佛的種種功德,皆勝於二乘
三、聲聞理解到的空就像「毛孔空」,佛菩薩理解到的空就如「太虛空」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憶念三寶~01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道心為學~02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時時自省,長養慧命~03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斷除煩惱~04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隨喜懺悔有作有集~05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福德與福報~06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嗎~07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如何事事如意~08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不二法門~09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面對修行~10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心念與業報~11  

  福慧集(一)【第二篇 菩薩正行】菩薩同學~01 
  福慧集(一)【第二篇 菩薩正行】如何修忍辱~02
  福慧集(一)【第二篇 菩薩正行】菩薩不起輕慢心~03
  福慧集(一)【第二篇 菩薩正行】自利利他~04
  福慧集(一)【第二篇 菩薩正行】菩薩為何於無量劫往來生死修學大乘~05
  福慧集(一)【第二篇 菩薩正行】何時才能得解脫、成佛~07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福慧集(一) 【第二篇 菩薩正行】菩薩為何於無量劫往來生死修學大乘~05

『菩薩為何於無量劫往來生死修學大乘』

(釋厚觀)
一、既然三乘共入無餘涅槃,菩薩為何勤苦修學十地,不如二乘速證解脫?
《十住毘婆沙論》說聲聞、緣覺與佛這三乘聖者都可以斷盡煩惱,同樣都可以得無餘涅槃;於是有人就問:既然三乘聖者最後都是入無餘涅槃而沒有差別的話,那麼菩薩何必於恆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來修學大乘?
如《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15-19)云: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十住毘婆沙論》這裡說「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依《般若經》來說:「三乘都是共入無餘涅槃」的;不過,也有的經論說「菩薩不住涅槃」。有關這個問題,各經論有些不同的講法,在《般若經》與龍樹菩薩基本上都是主張「三乘共入無餘涅槃」的。
有關「入無餘涅槃」,在經論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比喻:入了涅槃,就好像各地不同河川的河水,一流入大海裡,都是同一鹹味。[1]以此來比喻入涅槃以後,已經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不能夠再分別誰的涅槃高、誰的涅槃低了。
從原始佛教以來,經典對涅槃的解說,大部分都是用否定詞,如「不來、不去,不有、不無,不生、不滅」等,用烘雲托月的方式來說明「涅槃」,而不直接去表顯涅槃是什麼樣子。因為一積極地表顯,眾生很容易就產生執著,會再去想像涅槃到底是什麼。所以一般而言,涅槃已經是不可思、不可議了。不可思,你想像不到;不可議,你無法用言語表達。涅槃是有這樣的特性,所以不論是聲聞、緣覺、佛,共入無餘涅槃的話,是無法比較了,不作高低的差別。若一定要說聲聞、緣覺與佛有差別的話,一般會用另外的語詞來表達,一個是「涅槃」,這是共三乘的;另一個是「無上菩提」,這是大乘不共的。既然是無餘涅槃,它本身是沒有差別的。
  所以就有人問:如果無餘涅槃中沒有差別的話,我們何必於恒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一個大劫已經夠長了,若再像恒河沙那樣的大劫,那就更多啦!要在這樣的恒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修學菩薩十地[2],那太辛苦了、太難了,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早得解脫!
二、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
《十住毘婆沙論》(大正2620b19-c23)接著說: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聽察。所以者何?世間有四種人: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共利,四者、不共利。是中共利者,能行慈悲饒益於他,名為上人。……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龍樹菩薩的回答很嚴厲,他說:「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如果諸菩薩都跟你一樣發小乘的心,沒有慈悲意,不能夠精勤修學菩薩十地的話,那麼,諸聲聞、辟支佛怎麼能得度呢?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的話,正法從哪裡聽聞而來?大家都只求開悟,那誰來弘法?如果大家都各管各的,那佛法怎麼延續下去?
龍樹菩薩說: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
聲聞,是聽聞音聲而悟道的;辟支佛,雖然說在沒有佛的時候能無師自悟,但一般的講法是:他在佛世的時候已經種下得度因緣,因為當時沒有得解脫,隔了幾世以後才得解脫,得解脫的那個時候,佛沒有出世,就是辟支佛。所以,基本上辟支佛也是從菩薩處種下得度因緣而得度的。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無師自悟,嚴格來說,也是獨覺的根性,但是如果看釋尊的種種本生,如被燃燈佛授記等,多少也可看到釋尊也是從以前的佛、菩薩種下得度因緣。
從這個意義來說,總要有人願意捨己為人來弘揚佛法;如果每一個人都是只顧自己,沒有慈悲意度眾生的話,那麼大家如何得度呢?假使沒有辦法聽聞佛法,不能夠懂解脫道的話,當然也就沒有聲聞、沒有緣覺、沒有菩薩,就沒有三乘的差別了。
菩薩是發菩提心,漸漸修學十地而成佛的。如果沒有菩薩來修十地的話,當然沒有佛啦!如果沒有「佛」的話,當然也沒有人體悟無上妙「法」,更沒有人去組織「僧團」了!所以,沒有佛,也就沒有法、沒有僧,那就沒有三寶了。因此龍樹菩薩說:「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聽察。這個話講得滿嚴厲的,意思是說:如果照你這種說法,大家都跟你一樣不發大菩提心的話,佛法的傳承將因此而斷絕,輪迴中的芸芸眾生又該怎麼辦呢?
三、從智慧、悲願、斷習氣與具足的功德來看二乘、大乘的差別
因此,聲聞、辟支佛與佛,雖然在「斷煩惱、得解脫」上沒有差別但是從另外幾個角度來看,還是有些不同的。
(一)從「智慧」來說:
三乘聖者皆斷我執,證得「我空」,所得的「般若慧」差不多;然而度化眾生的「方便慧」,當然是菩薩比較善巧;因為二乘比較著重在「共相」的解脫,而菩薩除了深入瞭解共相之外,因為要度化各種不同的眾生,所以必須對「別相」(自相)的應用上多一點善巧。
(二)從「悲願」來說:
雖然也有阿羅漢證悟之後隨緣度化眾生的,但是因為阿羅漢三界煩惱都斷盡了,一旦入滅之後,便不會再來三界受生了,即使他非常積極度眾生,頂多也只是一生一世而已。而菩薩則發願於無量劫久住生死,以大悲心度無量眾生,比起二乘來說,時間特別長,度化眾生的量也大多了。
(三)從「斷煩惱、習氣」來說:
聲聞、緣覺雖斷盡煩惱,但習氣未除[3];佛不但斷盡一切煩惱,更斷盡一切習氣。
(四)從「具足功德」來說:
佛具有十力[4]、四無所畏[5]、十八不共法[6]、大慈大悲等功德,這是二乘所不及的。
總之,「同樣是出三界得解脫的話,菩薩何必那麼辛苦花無量劫來修學大乘法」,這是很多人會提出的問題。我們從龍樹菩薩的回答中,可以體會出他的悲心,為了「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大家共同發大心吧!


[1]1)印順法師《學佛三要》〈佛教之涅槃觀〉p.230:「得了涅槃的,如大小冰塊的溶入於大海,豈可再分別是什麼樣子!到達涅槃,便是融然一味,平等平等。經上說:「滅者即是不可量」。涅槃(滅)是無分量的,無數量的,無時量與空量的。平等法性海中,不可分別,不能想作世間事物:一個個的,有分量,有方所,有多少。
2)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96
涅槃是超越凡情的,沒有能所相,沒有時空相,沒有數量彼此差別相近於某些神秘經驗),是不能以心思語言來表示的。……從涅槃、真如、法界等即一切而超越一切來說,沒有任何差別可說,所以說「不二法門」,「一真法界」。……以譬喻來說:「萬川四流,各自有名,盡歸於海,合為一味。」(《須真天子經》卷4,大正15111a)「如種種色身,到須彌山王邊,皆同一色」(《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1,大正8369c
[2]《華嚴經》菩薩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燄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3] 參見《大毘婆沙論》卷16(大正2777a24-b4),《大智度論》卷27(大正25260c2-25)。
[4] 十力:(1)處非處智力,(2)業異熟智力,(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4)根勝劣智力,(5)種種勝解智力,(6)種種界智力,(7)遍趣行智力,(8)宿住隨念智力,(9)死生智力,(10)漏盡智力。參見《大品般若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a10-18),《大智度論》卷24(大正25235c22-241b),《大智度論》卷25(大正25245c6-246a13),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421
[5] 四無所畏:(1)說一切智無所畏,(2)說漏盡無所畏,(3)說盡苦道無所畏,(4)說障道無所畏。參見《大品般若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a18-b13);《大智度論》卷25(大正25241b-c20),(大正25246a13-22);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422
[6] 十八不共法:(1)身無失,(2)語無失,(3)念無失,(4)無異想,(5)無不定心,(6)無不知已捨。(7)欲無減,(8)精進無減,(9)念無減,(10)慧無減,(11)解脫無減,(12)解脫知見無減。(13)智知過去無著無礙,(14)智知未來無著無礙,(15)智知現在無著無礙。(16)身業隨智慧行,(17)語業隨智慧行,(18)意業隨智慧行。(參見《大智度論》卷26(大正25247b-255b25),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422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福慧集(一) 【第二篇 菩薩正行】自利利他~04

『自利利他』
(釋厚觀)
《十住毘婆沙論》說「共利為上人」,共利就是自利利他;但是《大智度論》說「但利他為上人」,那麼這兩種說法是不是有矛盾,還是說重點不同,我們主要是探討這個問題。
所以,聲聞與菩薩,不是說所有的聲聞都不利他,而是開始的時候,聲聞重在自利,證悟以後,隨緣再利他,這是聲聞的發心。但是菩薩是不求自己先證悟,而是以利他為先,從利他當中自己慢慢來體會空性,修福德、修智慧,從利他當中來成就自己。在《學佛三要》、《我之宗教觀》有不錯的解說,請大家再自行參見印順法師《學佛三要》〈自利與利他〉的第141154頁、《我之宗教觀》的第6265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憶念三寶~01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道心為學~02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時時自省,長養慧命~03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斷除煩惱~04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隨喜懺悔有作有集~05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福德與福報~06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嗎~07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如何事事如意~08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不二法門~09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面對修行~10 
  福慧集(一)【第一篇  如說修行】心念與業報~11 

  福慧集(一)【第二篇 菩薩正行】菩薩同學~01 
  福慧集(一)【第二篇 菩薩正行】如何修忍辱~02
  福慧集(一)【第二篇 菩薩正行】菩薩不起輕慢心~03
  福慧集(一)【第二篇 菩薩正行】菩薩為何於無量劫往來生死修學大乘~05
  福慧集(一)【第二篇 菩薩正行】聲聞、辟支佛與佛有差別嗎~06
  福慧集(一)【第二篇 菩薩正行】何時才能得解脫、成佛~07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福慧集(一) 【第二篇 菩薩正行】菩薩不起輕慢心~03

『菩薩不起輕慢心』

(釋厚觀)
我們在研討《大智度論》時,常會發覺其中有很多道理,相當值得作為我們修行的參考。我想趁這個機會,提出來和大家共勉。
在《大智度論》有引了一部經,提到菩薩不起輕慢心。如《大智度論》卷39(大正25344c6-9)云:
如《經》中說:菩薩輕餘菩薩,念念一劫遠於佛道,經爾所劫更修佛道。以是故而不自高,亦不下他。
這裡所說的經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如果修行的菩薩輕慢其他的菩薩,他只要起一念的輕慢心,那麼就念念一劫遠於佛道。一劫,是一個非常長的時間單位,那很可怕!只要起一念的輕慢心,那就退失一劫;起兩個念,就退失兩劫。如果能夠不退菩提心,還想要修學佛道的話,那就看你起多少念,必須經過多少劫才能把這些退失的功德補回來。所以,告誡我們不要起高慢心,不要輕視他人。
《大智度論》所引的這段文,在玄奘大師譯的《大般若經》裡面說得更加詳細,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55(大正7297a13-20)云:
若菩薩摩訶薩未得無上大菩提記,於得無上大菩提記諸菩薩摩訶薩起瞋忿心,鬪諍、輕蔑、罵辱、誹謗,是菩薩摩訶薩隨起爾許念不饒益心,還退爾許劫曾修勝行,經爾許時遠離善友,還受爾許生死繫縛。若不棄捨大菩提心,還爾許劫被戴甲冑,勤修勝行時無間斷,然後乃補所退功德。
    說得非常明白,如果有的菩薩還沒得到佛的授記,而這位菩薩對另外一位已經得到佛授記的菩薩起瞋恨心,對他鬪諍、輕視、辱罵、毀謗,那麼這位未得授記的菩薩只要起任何少許不饒益心的念頭,就退失多少劫的殊勝功德。退失的時候,他就遠離了善知識,還受種種的生死輪迴。如果他還希望成就無上菩提,而不退菩提心的話(如果退了,當然就不用說了),那必須精進地把這些所退失的功德補回來。
另外還探討到,若菩薩對其他的菩薩起了惡心,是否可懺悔清除呢?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9(大正8356c13-29)云:
〔佛言〕:「阿難!若未受記菩薩向得記菩薩生惡心,諍鬪罵詈,隨起念多少劫,若干劫數,若不捨一切種智,然後乃補爾所劫大莊嚴。」
阿難白佛言:「世尊!是惡心乃經爾所劫數,於其中間,寧得出除不?」
佛告阿難:「我雖說求菩薩道及聲聞人得出罪。阿難!若求菩薩道人共鬪諍,瞋恚罵詈,懷恨、不悔、不捨者,我不說有出,必當更爾所劫數;若不捨一切種智,然後乃大莊嚴。阿難!若是菩薩鬪諍,瞋恚罵詈,便自改悔,作是念:我為大失!我當為一切眾生下屈,今世、後世皆使和解,我當忍受一切眾生履踐如橋梁,如聾、如瘂,云何以惡語報人?我不應壞是甚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應當度是一切苦惱眾生,云何當起瞋恚?」[1]

阿難請問佛:「菩薩起惡心,經過這麼多劫,能不能夠除去罪業?」佛就告訴阿難:「我雖然說求菩薩道跟聲聞人可以出罪。」出罪,就是犯罪之後能夠誠心地懺悔,罪業就能夠消除。但是佛說:「阿難!如果求菩薩道的人跟人家鬪諍,起瞋恨心來惡罵,懷恨、不悔──沒有懺悔,這個惡心不捨的話,這罪業沒辦法懺悔清淨」,「必當更爾所劫數」,就是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去受生死業報,也沒有善知識相隨。如果你還是發願要成就一切種智,那必須要把這些退失的部分補回來。「阿難!如果菩薩鬪諍、瞋罵,他悔改以後,他作這樣的思惟:我的過失真的是很大!」「我當為一切眾生下屈」,就是說我從現在以後,我願意為所有的眾生服勞役,不要跟人家結怨,不但是「今世,乃至後世皆使和解」,這位菩薩他要發心,「忍受一切眾生踐踏如橋梁」,就是說他就像橋樑一樣,人家再怎麼踏來踏去,他都能夠安忍,「如聾、如啞,云何以惡語報人?」就是說如果有人惡罵他,他就像聾子、啞巴一樣,有人罵他,他也不會罵回去,不會你罵我一句,我回罵你三句,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三腳,菩薩不會這樣子,他安忍一切眾生。我不應該破壞這甚深無上菩提心,應當發願我得無上菩提時,要度一切苦惱眾生,那怎麼可以自己起瞋恨心呢?
我們再看《大智度論》對這一段經文的解釋,《大智度論》卷77(大正25604b9-17)云:
佛答:「我法雖有出罪,若菩薩共鬪結恨,不即捨,則不可出。」何以故?是菩薩深心輕慢、瞋餘菩薩故。以瞋、憍慢故,不能下意共悔,欲更行餘功德求滅此罪。
佛言:「此罪不可出,以懷恨故,雖作餘福德,皆不清淨,不清淨故無力,無力故不能滅罪。此人若欲作佛,不捨一切智,下意懺悔者,補爾所劫乃得發大莊嚴。」
佛說:在佛法裡面,雖然有懺悔可以去除罪業,可是要注意,如果菩薩跟人家鬪諍結怨,「不即捨,則不可出。」即捨,就是這個惡心、瞋恨心要馬上捨。不是說整個脾氣發完以後,自己心臟病快要發作了,這時候才懺悔,不是啊!要馬上捨,不即捨則不可出。何以故?「菩薩深心輕慢」,瞋其他的菩薩,因為起瞋恨心、起憍慢的緣故,不能夠低心下氣來懺悔,即使你想要修行其他的功德,希望能滅除這樣的罪業,可是佛說:「此罪不可出」。為什麼?「以懷恨故」。所以如果恨心不除,修再多的功德,這個罪仍然是沒辦法消除,雖然做其他的福德,皆不清淨。因為這個恨心沒有除,做其他的福德也都不清淨。因為不清淨的緣故,所以力道不強,沒有力量來滅種種的過失,這罪沒辦法消除,所以不要起惡念、起瞋恨心。若人「欲作佛,不捨一切智」,就是不捨菩提心,而且能夠低心下氣懺悔,那還要補他所退失的種種功德才可以。
《大般若經》和《大智度論》都提到這一點,值得令我們修行人深深地警惕!在修行的道路上,不要說起了粗重的煩惱,甚至只要對其他人起了輕慢心,就會種下遠離佛道的惡因。如果我們逞一時之快,遠離了佛道,不知要花多少時間、精神,才能夠彌補原來的功德,實在是得不償失!
今天藉由這幾段經論和大家共勉!


[1] 參見《大智度論》卷77(大正25603b21-c7)。

2012年2月10日 星期五

福慧集(一) 【第二篇 菩薩正行】如何修忍辱~02


『如何修忍辱』

(釋厚觀,2003.11.27,工研院)
大家很精進,能夠利用午休時間來討論佛法。今天我們要一起探討的主題,是大家常會遇到的問題,就是遇到不如意時,往往會產生種種的情緒激盪,那麼我們「如何修忍辱」?
菩薩行的種類有很多,但是歸納起來就是六度,即六種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忍辱便是其中之一。所以,忍辱是菩薩行很重要的一個修行法門。
如果有人違逆我們,讓我們感到很羞辱的,要如何來化解?今天我所引的資料,是出自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裡面提出了二十五種法門,因應眾生不同的根性而各取所需。「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也就是說,不一定每一個對我們都適用,但是只要其中有一個能讓自己化解,就值回票價了。有時也會依不同的情況,而用各種不同的法門。它只是提供一個引子,至於如何運用和觸類旁通,就要看我們自己的努力。
「忍」在佛教中的意義,我想從幾個角度來切入。首先,「忍」的意義是什麼?其次,再談到底是什麼原因或情況會讓我們無法忍受?因為「解鈴還需繫鈴人」,當我們知道情緒波動的原因和來源之後,就能找到對治的方法。最後,是要談如果我們不修忍的話,會有哪些過失、後果?對治的方法是什麼?我想從這幾個角度和大家切磋。

以下簡單做個歸納。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要只考慮到目前、短視近利的因,而要考慮到將來可能會產生的果報。「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一般人是害怕將來會得到什麼惡報,菩薩是害怕種下惡因,因為他知道有了惡因,將來就一定有惡果。有時,我們看佛典會覺得撥無因果的是外道,其實我們自我反省:我們種了一個不好的因,也一直在逃避,有時會存著「惡果大概不會來吧」這種僥倖的心理。嚴格來講,我們這種撥無因果的想法,事實上跟外道的邪見沒什麼兩樣。所以,我們不要把因果看得太輕,要看看自己做了某種行為和其延續的種種後果。因緣是瞬息萬變的,我們當思惟自己造了瞋恨心的因,將來會產生什麼惡果。如能從這邊下手——知解的轉變,乃至透徹地體會佛法的無常、無我,便能瞭解諸法的實相,瞭解這世間的真相、常態,就能避免許多造惡的事情。
煩惱有「見惑」和「修惑」這兩種。見惑,是屬於我們觀念上的問題;修惑,是意志上、情感上的問題。例如有人知道抽煙會傷肺,喝酒會傷肝,醫生對這些常識比任何人都清楚,但有些醫生卻戒不了煙,這是意志力不夠堅強。所以,我們在考慮事情,遇到種種不如意時,是「我知道,我知道」,卻明知故犯。這其實是「知之深,行之淺」,有的是知的不夠深,所以行的不夠切。你說你知道,事實上是知得不夠深,所以須從知見上進一步地再下深的功夫。有的雖是知曉,但須要在情感、意志上養成一個好的習慣,要當機立斷。往往我們明知故犯,這就是不好的習氣使然。要對治不好的習氣,就要破釜沈舟,要用好的習慣來轉化不好的習慣。所以,持戒的「戒」,這個尸羅的意義就是好的習慣,這才是戒體。尸羅就是習慣,要習慣成自然。
我們可以回想過去跟人的衝突,不管是對父母、長輩、長官或下屬,引起我們起瞋心的情形,一直跟人吵的這些事,現在幾乎很多都不值一提了,但當初怎麼都放不下。依此而推,目前碰到的種種不如意,以後再倒帶回來想,其實也不值得一提了。我們不要為這些小事傷感情,跟自己過不去。
其次,就是我們要「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不要讓惡因緣一再重複。已經發生的,就好好處理善後;還沒發生的,就好好防患未然,廣結善緣。再來,我們常常一開始發心時是任勞任怨,但不長久,漸漸就變成是任勞不任怨,再來就不任勞也不任怨了,而亮起紅燈的警訊了。
今天我們從幾個角度來看「忍」,有些是體力上的問題,有些是意志、情感上的問題。比如馬拉松,全程約42公里,跑者除了體力是個很大的挑戰外,意志力更是最大的考驗。有人的腿已經抽筋了,卻可以硬撐著跑完全程。所以,忍辱可在體力上鍛鍊,意志上加強,情感上昇華,再從知見上加強無常、無我的體認,瞭解整個煩惱的根源處是在我執,從這邊下手,就比較容易解決了。
今天就簡單地跟各位討論到這裡,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我們再找時間慢慢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