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厚觀
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四、初期大乘佛教的戒學──十善道
本文雖然是以《大智度論》為中心,但是,探討其源流──《論》中所引用到的《般若經》與《十住經》等大乘經典的戒學是有必要的。
《大品般若經》卷5〈問乘品〉云:
云何名尸羅波羅蜜?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以應薩婆若心,自行十善道,亦教他行十善道,以無所得故,是名菩薩摩訶薩尸羅波羅蜜。[1]
《小品般若經》卷6云:
阿惟越致菩薩自不殺生,亦不教他殺生,自不偷劫、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無益語、不貪嫉、不瞋惱、不邪見;亦不教他令行邪見;是十善道身常自行,亦教他行。是菩薩乃至夢中不行十不善道,乃至夢中亦常行十善道。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以是相貌,當知是阿惟越致菩薩。[2]
《華嚴經》「十地品」之異譯本──鳩摩羅什譯《十住經》卷1「釋離垢地第二」時云:
菩薩欲住是離垢地,從本以來,離一切殺生,捨棄刀杖,……習行正見,決定深信罪福因緣,離於諂曲,誠信三寶,生決定心。……行十不善道因緣故,則墮地獄畜生餓鬼。行十善道因緣故,則生人處,乃至有頂處生。
又是十善道,與智慧和合修行,心劣弱者,樂少功德,厭是三界,大悲心薄,從他聞法,至聲聞乘。
復有人行是十善道,不從他聞,自然得知,不能具足大悲方便,而能深入眾因緣法至辟支佛乘。
復有人行是十善道,清淨具足,其心廣大,無量無邊,於眾生中起大慈悲,有方便力,志願堅固,不捨一切眾生故,求佛大智慧故,清淨菩薩諸地故,能淨諸波羅蜜故,能入深廣大行。
又能清淨行是十善道,乃至能信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大慈大悲,乃至具足一切種智,集諸佛法。[3]
從這些經典得知,初期大乘菩薩所受持的尸羅波羅蜜是以「十善道」為主要的實踐規範,但是該注意的是,十善是菩薩戒,卻不能說十善一定就是菩薩戒。因為,根據《十住經》所說:十善道也通於人、天、二乘,因此,只是持守十善,不見得就是守菩薩戒。菩薩戒應有菩薩戒的特色。其特色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即是,「菩提心相應,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如《大品般若經》卷5〈問乘品〉所說的「應薩婆若心」(菩提心相應),自行十善道,亦教他行十善道(大悲為上首),以無所得故(無所得為方便)」,具足此三者才可稱為菩薩戒,否則,如失菩提心,起二乘心,不能體達持戒犯戒空不可得的話,那就不是菩薩戒了。
如《思益梵天所問經》卷1說:「何謂菩薩能奉禁戒?佛言:常能不捨菩提之心。」[4] 又《大智度論》卷80云:「菩薩有二種破戒:一者十不善道,二者向聲聞、辟支佛地,與此相違則是二種持戒。」[5] 這都是強調「菩提心相應」,不起二乘心。
又《大品般若經》卷1云:「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尸羅波羅蜜。」[6]《思益梵天所問經》卷3云:「持戒及毀戒,不得此二相,如是見法性,則持無漏戒。」[7]都談到性空慧作平等觀,也就是「無所得為方便」。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3云:「戒是菩提心,空無不起慢,起於大悲心,救諸毀禁者。」[8] 更明顯談到「菩提心、性空慧、大悲心」。
由上得知,初期大乘雖以「十善」為菩薩戒的內容,但必須與菩提心、大悲心、無所得三心相應,才能表現菩薩戒的特色。
接著來探討《大智度論》對初期大乘的戒學──十善道的看法。《大智度論》卷46云:
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不飲酒、不過中食,入不貪中;杖不加眾生等,入不瞋中;餘道隨義相從。……以是故知:說十善道,則攝一切戒。[9]
由於《大智度論》卷2提到了五戒、八戒及出家戒等,今《大品般若經》〈問乘品〉,卻只說了「十善道」,為了會通此兩者,故說「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此別相的無量戒,可能就是指五戒、八齋戒及出家戒吧!
而戒制身口──身三口四等七種律儀,若再加上不飲酒及淨命,就成了《大智度論》所說的八種戒相,如《大智度論》卷13所說:
尸羅者,略說身口律儀有八種:1、不惱害,2、不劫盜,3、不邪婬,4、不妄語,5、不兩舌,6、不惡口,7、不綺語,8、不飲酒及淨命,是名戒相。[10]
為何十善道中除了身口律儀之外,還要加上不貪、不瞋、離邪見等心三種律儀呢?
《大智度論》卷46云:
十善道:七事是戒,三為守護故,通名為尸羅波羅蜜。[11]
《大智度論》卷8談到「十善業道」時則說:
問曰:後三業道非業,前七業道亦業,云何言十善業道?答曰:沒少從多故通名業道。後三雖非業,能起業,又復為業故生,是故總名業道。[12]
因為意念是引發身口的動力,或許菩薩戒重在心念,而將此心的三種律儀納入十善道中吧!然而戒有五戒、八戒及出家戒等,為何初期大乘經典要以「十善道」為菩薩戒的主要內容呢?《大智度論》卷46解釋如下:
十善道為舊戒,餘律儀為客。復次,若佛出好世則無此戒;如釋迦文佛雖在惡世十二年中亦無此戒,以是故知是客。復次,有二種戒:有佛時或有或無,十善有佛無佛常有。復次,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如是等種種因緣故,但說十善業道,亦自行亦教他人,名為尸羅波羅蜜。[13]
如前所述:從「律」的意義看來,戒律包括了道德規範,生活規範及僧團公約等三種。而從「十善道」的性質來說,它是屬於「道德規範」。因為「十善道」是本於善惡業道的立場,守十善即是善,犯了十善即是惡。例如在家眾,雖然沒有衣食等生活規範及安居,羯磨等僧團公約的律儀,但只要他能持守道德規範的戒,再配合定慧的話,仍有證果的可能。反之,十惡多屬性罪,不論在家或出家、受戒或不受戒,只要犯了,罪報不免。
由此可知:十善道的持犯,直接關係到清淨與染污,解脫與輪迴。即使佛未出世的時代,若有人內自發心持守十善道,雖不依外在受戒儀式,只要精進修行,修定修慧,仍有證悟緣起,得辟支佛的可能,由此看來,十善道通於有佛,無佛的時代,它與受戒與否無關。
反觀十善道以外的律儀──如比丘戒、比丘尼戒等,佛成道後十二年間並未制戒,直到第十三年,由於蘇陳那比丘犯了婬戒以後,釋尊才隨犯隨制了比丘戒、比丘尼戒。[14]這些律儀,在佛出好世時,或釋尊成道後的十二年間並未制定,故說這類的律儀「有佛時或有或無」,而十善道則是「有佛無佛常有」。正因為比丘戒等律儀是佛後來才新制的,故稱之為客戒、新戒。相對的,通於有佛無佛的十善道是原來就有的,故稱之為舊戒。
綜上所述:比丘戒等律儀雖限於有佛時代的出家眾,還須經受戒儀式而得,且部分律儀男女有別(如有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分),或有年齡、身體上的限制等。而十善道則不然,不但通於有佛、無佛時代,還通在家、出家,受戒、不受戒,不分男女,且通達二乘,菩薩及佛果。或許初期大乘的修行者本著「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之理念,不滿部派佛教過分重視事相的律制,而找出了既可通解脫道、菩薩道,又不分男女,在家出家皆可行的道德規範──十善道,作為菩薩戒的主要內容吧!
[1] 《大品般若經》卷5〈問乘品〉(大正8,250a13-16)
[2] 《小品般若經》卷6(大正8,564a15-21)
[3] 羅什譯《十住經》卷1:(大正10,504b23-505a6)。又與此類似的內容,見尸羅達摩譯《佛說十地經》卷2(大正10,542c-543a),《六十華嚴》卷24〈十地品〉(大正9,548c-549a);《八十華嚴》卷35〈十地品〉(大正10,185a-c)
[4]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1(大正15,37b20-21)
[5] 《大智度論》卷80(大正25,624c4-5)
[6] 《大品般若經》卷1(大正8,218c24-219a1)
[7]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3(大正15,53a24-25)
[8]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3(大正15,378c11-12)
[9] 《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5b22-29)
[10]《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53b11-13)
[11]《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5c17-18)
[12]《大智度論》卷8(大正25,120c1-4)
[13]《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5c8-17)
[14]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2云:「言不淨行者,於十二年、苾芻僧伽未生惡疱,入十三年,薄伽梵在佛栗氏國羯蘭鐸迦村,其羯蘭鐸迦子蘇陳那為母所教令求種子,由婬煩惱及婬事故,佛觀十利制斯學處。」(大正24,531c8-12)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惠敏法師.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自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目次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二、戒的定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三、戒的種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五、龍樹戒學的立場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六、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貳、《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貳、《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二、十善道是凡夫及二乘與大乘共學的法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貳、《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三、以十善道為尸羅波羅蜜的理由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貳、《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四、持戒與破戒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貳、《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五、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貳、《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六、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参、《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参、《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二、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参、《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三、方便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参、《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四、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二、「般若波羅蜜」之語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三、何謂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四、緣起﹑空﹑假名﹑中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五、如何得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六、菩薩的般若與二乘的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七、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二、龍樹所處的時代及其論著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三、龍樹的菩薩精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四、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二、解脫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三、菩薩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四、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二、印順導師對佛教史之分期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三、依四悉檀說明「中期佛教」之重點開展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四、中期佛教之義解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五、中期佛教之修行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六、「梵化之機應慎」之意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七、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