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四、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
                                               釋厚觀

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四、結論

以上探討了「解脫道」與「菩薩道」的修行要略及基本概念,現大略歸納如下:

(一)解脫道:二乘人主要是以「出離心」來修學「戒、定、慧」三增上學。

    1、戒增上學:戒法包含「道德規範、生活規定、僧團公約」,其中以「道德規範」最重要,因為關係到善惡業報,必須嚴格遵守。除了「戒律儀」之外,守護六根的「根律儀」也要清淨,修禪定才能成就。

2、定增上學:修禪定有四個主要目的:(1)為得現法樂住,(2)為得殊勝知見(五神通),(3)為得分別慧,(4)、為得漏永盡。要得五神通,必須以四根本禪為基礎。要引發無漏慧,則必須有九地(未到定、中間定、四根本禪、前三無色定)的禪定為依止才行。最高的無色定(非想非非想定)定力雖深,可是觀照力薄弱,無法依著它引發無漏慧。

3、慧增上學:要引發無漏慧,不是只有靠禪定,而是必須透過「聞、思、修」,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才能證得無漏慧。其中的「聞慧」與「思慧」是散心觀察;必須要與禪定相應,才能稱為「修所成慧」。佛教中談到的智慧有「自相的智慧」與「共相的智慧」,要得解脫,必須體證「共相的智慧」才行。而其中最重要的「共相」是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二)菩薩道:菩薩誓願學習無量法門,主要是以「三心」(菩提心、大悲心,無所得空慧)相應來修學「六波羅蜜」。

1、   布施波羅蜜:

(1)   內心清淨,平等布施,不只是捨財,也要捨慳貪等煩惱,才是真正的「財施」。
(2)   以清淨心、慈憫心,不求名利供養,不自高輕人,開示聲聞法、大乘法,這才是真正的「法施」。
(3)   布施時,要發菩提心,與大悲心相應,三輪體空(施物、施者、受者不可得),福德果報與一切眾生分享,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名為「布施波羅蜜」。
2、   持戒波羅蜜:
(1)   初期大乘經及《大智度論》等大乘論提到的持戒波羅蜜都是以「十善道」為主要內容。
(2)   「十善道」並不限於文字上所列的十個項目而已,十善道是總相戒,包含了無量戒法,凡是「加行、根本、後起」等一切,皆納入戒法之中。菩薩要具足尸羅波羅蜜,應掌握這個原則。
3)十善道是是道德規範,屬於性戒,與善惡業道有關,故不論在家、出家、受戒、不受戒,守之則清淨,犯了就是污染,要受惡的果報。
4)十善道可通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必須三心相應才是菩薩的尸羅波羅蜜。反之,如果菩薩犯了十善道,退失菩提心,起二乘心,想急證二乘果的話,就是破菩薩戒了!
5)十善道中含有「不貪、不瞋、正見」等三種意清淨,如果只是身口清淨而意不清淨的話,不能算是真正的戒清淨。唯有意念的清淨才是真正的「尸羅波羅蜜」,否則頂多只能稱為「尸羅」而已,不足以稱為「波羅蜜」!
3、   忍波羅蜜:
1)「忍」有兩種意義:一是「堪忍或忍辱」,這是屬於「意志」上的忍耐。另一是深切的體認,這是屬於「知見」上的。
2)《大智度論》中說到的忍有二種:眾生忍、法忍。
A、「眾生忍」又依修忍的對象而分為三種:〈a〉對恭敬我的眾生,不要產生愛染;〈b〉於異性中除去情欲,不生愛著。〈c〉於加害於我的眾生,不起瞋恨。
B、「法忍」的內容包括: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風雨寒熱等苦,以及對佛法(如三法印;無常、苦、空、無我等)的體認等,而最深徹的是「無生法忍」,也就是體認到諸法不生不滅的智慧。
3)《大智度論》說七地菩薩證得「無生法忍」,此時觀眾生空,欲入涅槃。這時諸佛勸請,希望菩薩念本願,悲憫眾生苦,並思惟佛的功德尚未圓滿,不應就此入涅槃。菩薩經佛的勸請還生本心,行六波羅蜜以度眾生。此後,就不再退轉入二乘了!
4、   精進波羅蜜:
1佛教所說的精進,重點是在「斷惡修善」,主要的是「四正勤」:(a)已生惡法令速斷;(b)未生惡法令不生;(c)已生善法令增長;(d)未生善法令速生。
2)釋尊成佛之前,於無量劫中精進行布施、持戒、忍辱、禪定和智慧,而且供養無量諸佛。卻因為還執著有個身口意三業精進相,所以一直沒有得到佛的授記;直到見然燈佛時,不再分別身精進、心精進,才得無生法忍,這時才是真正的精進波羅蜜,才得到然燈佛授記。
3行聲聞乘者,快的人三世得解脫,慢的六十劫。行辟支佛乘者,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但修佛乘者,要經三大阿僧衹劫乃至無量劫才得解脫。這主要是修狹小道的聲聞人只重在自己得解脫,所以較快達到目的;而菩薩是修廣大道的,他不但自己得解脫,還要以大悲心度化眾生,所以較慢得解脫。
5、   禪波羅蜜:
1)要成就禪波羅蜜,除了三心相應之外,還要有方便力。雖然菩薩能修得種種禪定,但卻不願隨禪力受生色界、無色界,反而以方便力還生欲界。
2)《大般若經》說: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壽命很長,如生到「長壽天」的話,不容易再親近諸佛、聽聞佛法,不能引發無邊的菩提分法了。印順導師也說:「報生二禪以上,都是獨往獨來的。這對於實現和樂人間,而趨向化度眾生的菩薩行,是不大相應的」。因為欲界眾生有種種苦難,佛也在人間成佛[1],所以菩薩不希望生色界、無色界,反而以方便力還生欲界,親近諸佛,度化眾生,廣集無量菩提資糧。
6、般若波羅蜜:
1)般若波羅蜜被尊為「佛母」,諸佛皆尊重、供養般若波羅蜜。「五度為盲,般若為導」,五度若無般若波羅蜜相應,不得「波羅蜜」名字,可見般若波羅蜜之重要。
2五波羅蜜是「殖諸功德」,般若波羅蜜則是「除其著心邪見」;印順導師也說:「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般若」與「五度等菩薩行」這兩者需要緊密配合才行。
3)二乘的般若重在證空慧、了生死,無大悲心,於四諦作差別觀,未能觀世間即是涅槃,故於五蘊等觀無常、苦等,而厭離世間、欣向涅槃。但菩薩智慧深徹,以三心 (菩提心、大悲心、無所得空慧)  相應,廣學一切善法,能觀「世間即是涅槃」,能作四諦平等觀。對世間與涅槃不作差別觀故,不需要厭離世間,也不必另外欣求涅槃,而能久在世間度化眾生!

(三)三乘同入無餘涅槃而發菩提心
《十住毘婆沙論》說聲聞、緣覺與佛這三乘聖者都可以斷盡煩惱,同樣都可以得無餘涅槃;於是就有人問:既然三乘聖者最後都是入無餘涅槃而沒有差別的話,那麼菩薩何必於恆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來修學大乘呢?一個大劫已經夠長了,何況像恒河沙那樣的大劫!要在這樣的恒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修學菩薩行,那太辛苦了,太難了,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早得解脫!如《十住毘婆沙論》卷1云: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聽察。……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大正2620b15-c23
針對這個問題,龍樹菩薩回答:你說的話太過怯弱,不是大悲有益之言語。如果諸菩薩都像你一樣發小乘心,沒有慈悲意,不精勤修學菩薩十地的話,那麼,諸聲聞、辟支佛[2]怎麼能得度呢?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的話,正法從那裡聽聞而來?大家都只求開悟,那誰來弘法?如果大家都只顧自己解脫,那麼佛法怎麼延續下去?
菩薩是發菩提心,漸漸修學十地而成佛的。如果沒有菩薩來修十地的話,當然沒有佛了!如果沒有「佛」的話,當然也沒有人體悟無上妙「法」,更沒有人去組織「僧團」了!所以沒有佛,也就沒有法、沒有僧,那就沒有三寶了。因此龍樹菩薩說:「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聽察。」意思是說:如果大家都跟你一樣不發大菩提心的話,佛法的傳承將因此而斷絕,輪迴中的芸芸眾生又該怎麼辦呢?
因此,聲聞、辟支佛與佛,雖然在「斷煩惱、得解脫」上沒有差別但是從另外幾個角度來看,還是有些不同的。
1、從「智慧」來說:三乘聖者皆斷我執,證得「我空」,所得的「般若慧」差不多;然而度化眾生的「方便慧」,當然是菩薩比較善巧;因為二乘比較著重在「共相」的解脫,而菩薩除了深入瞭解「共相」之外,因為要度化各種不同的眾生,以必須對「自相」(別相)的應用上多一點善巧。
2、從「悲願」來說:雖然也有阿羅漢證悟之後隨緣度化眾生的,但是因為阿羅漢三界煩惱都斷盡了,一旦入滅之後便不會再來三界受生了,即使他非常積極度眾生,頂多也只是一生一世而已。而菩薩則發願於無量劫久住生死,以大悲心度無量眾生,比起二乘來說,時間特別長,度化眾生的量也大多了。
3、從「斷煩惱、習氣」來說:聲聞、緣覺雖斷盡「煩惱」,但習氣未除[3];佛不但斷盡一切煩惱,更斷盡一切習氣。
4、從「具足功德」來說:佛具有十力[4]、四無所畏[5]、十八不共法[6]、大慈大悲等功德,這是二乘少者所不及的。
印順導師提倡「人菩薩行」,主張以人身直行菩薩道,於《印度之佛教》[7]提到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十住毘婆沙論》等著作,以「緣起性空的深觀」為基礎,大力闡揚「菩薩的廣大行」,智慧、慈悲兼修,深觀、廣行並重,非常值得菩薩行者參考。龍樹菩薩所談菩薩的偉大精神,印順導師歸納起來,有三點是特別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
1、「忘己為人」:發菩提心,利益眾生。
2、「盡其在我」:強調自力,淡化他力。
3、「任重道遠」:發長遠心,不求急證涅槃。[8]
為了「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大家共同發大心吧!


【參考書目】
一、原典
1、《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
2、《大般若經》,唐.譯,大正藏第567冊。
3、《大品般若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8冊。
4、《妙法蓮華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9冊。
5、《大智度論》,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5冊。
6、《十住毘婆沙論》,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6冊。
7、《大毘婆沙論》,唐.譯,大正藏第27冊。
8、《俱舍論》,唐.譯,大正藏第29冊。
9、《中論》,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30冊。
10、《瑜伽師地論》,唐.譯,大正藏第30冊。

二、現代著作
1、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出版社,19815月。
2、印順導師《學佛三要》,新竹,正聞出版社,19817月。
3、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新竹,正聞出版社,198510月重版。
4、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注本),新竹,正聞出版社,19946月。
5、印順導師《華雨集》第3冊(《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新竹,正聞出版社,19934月。
6、釋厚觀〈《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收於《諦觀》65期,台北,諦觀雜誌社,1991425日,p.1-p.29
7、釋厚觀〈《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收於《護僧》第6期,高雄,中華佛教護僧協會,1997115p.30-p.43
8、釋厚觀〈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收於《印順導師百歲嵩壽祝壽文集》(論文篇),新竹,福嚴佛學院,20044月,p.1-p.31



[1] 《增壹阿含經》卷26〈等見品第34〉:「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大正2694a4-5)
[2]  辟支佛雖然說在沒有佛的時候能無師自悟,但其實之前他都曾值遇諸佛,種下得度因緣,因為當時沒有得解脫,隔了幾世以後才得解脫。得解脫的那個時候,佛沒有出世,就是辟支佛。參見《瑜伽師地論》卷34,大正30477c15-478a5
[3]  參見《大毘婆沙論》卷16,大正2777a24-b4;《大智度論》卷27,大正25260c2-25
[4]  十力:(1)處非處智力,(2)業異熟智力,(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4)根勝劣智力,(5)種種勝解智力,(6)種種界智力,(7)遍趣行智力,(8)宿住隨念智力,(9)死生智力,(10)漏盡智力。(參見《大品般若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a10-18;《大智度論》卷24,大正25235c22-241b;卷25,大正25245c6-246a13;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421
[5]  四無所畏:(1)說一切智無所畏,(2)說漏盡無所畏,(3)說盡苦道無所畏,(4)說障道無所畏。(參見《大品般若經》卷24,〈四攝品第78〉,大正8395a18-b13;《大智度論》卷25,大正25241b-c20246a13-22;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422
[6]  十八不共法:(1)身無失,(2)語無失,(3)念無失,(4)無異想,(5)無不定心,(6)無不知已捨。(7)欲無減,(8)精進無減,(9)念無減,(10)慧無減,(11)解脫無減,(12)解脫知見無減。(13)智知過去無著無礙,(14)智知未來無著無礙,(15)智知現在無著無礙。(16)身業隨智慧行,(17)語業隨智慧行,(18)意業隨智慧行。(參見《大智度論》卷26,大正25247b-255b25;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422
[7]《印度之佛教》〈自序〉p.6-p.7:「印度之佛教,自以釋尊之本教為淳樸、深簡、平實。然適應時代之聲聞行,無以應世求,應學釋尊本行之菩薩道。中期佛教之緣起性空(即緣起無我之深化),雖已啟梵化之機,而意象多允當。龍樹集其成,其說菩薩也
1、三乘同入無餘涅槃而發菩提心,其精神為「忘己為人」。
2、抑他力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為「盡其在我」。
3、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為「任重致遠」。
菩薩之真精神可學,略可於此見之。
[8] 參見拙作〈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印順導師百歲嵩壽祝壽文集》(論文篇)p.1-p.31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惠敏法師.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目次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二、戒的定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三、戒的種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四、初期大乘佛教的戒學──十善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五、龍樹戒學的立場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二、十善道是凡夫及二乘與大乘共學的法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三、以十善道為尸羅波羅蜜的理由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四、持戒與破戒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五、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六、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二、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三、方便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二、「般若波羅蜜」之語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三、何謂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四、緣起﹑空﹑假名﹑中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五、如何得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六、菩薩的般若與二乘的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七、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二、龍樹所處的時代及其論著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三、龍樹的菩薩精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四、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二、解脫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三、菩薩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二、印順導師對佛教史之分期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三、依四悉檀說明「中期佛教」之重點開展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四、中期佛教之義解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五、中期佛教之修行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六、「梵化之機應慎」之意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七、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