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厚觀
貳、《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三、以十善道為尸羅波羅蜜的理由
《大智度論》卷46云:
問曰:尸羅波羅蜜則總一切戒法,……不飲酒、不過中食、不杖加眾生等,是事十善中不攝,何以但說十善?[1]
有人提出了問難:十善道僅有十個戒條,然而「不飲酒」、「過午不食」、「不杖打眾生」這些戒條都沒有包括在十善道中,如果說只以這十善道作為菩薩的尸羅波羅蜜的話,那不是嫌太少了嗎?
針對這個問題,《大智度論》舉了好幾個理由來說明「十善道」的特色及其殊勝的地方。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一)十善總攝一切戒法
《大智度論》卷46云:
答曰:……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不飲酒、不過中食入不貪中;杖不加眾生等入不瞋中;餘道隨義相從。……十善道及初、後,如發心欲殺,是時作方便:惡口、鞭打、繫縛、斫刺乃至垂死,皆屬於初;死後剝皮、食噉、割截、歡喜皆名後;奪命是本體;此三事和合總名殺不善道。以是故知:說十善則攝一切戒。[2]
「不飲酒」與「過午不食」雖未見於十善道之戒條中,但是卻含攝於「不貪」中;「杖不加眾生」則含攝於「不瞋」中;而且「殺戒」並不是限於「奪眾生命」那一剎那而已,殺生前與殺生後之一切身口意都包含其中。如斷眾生命之前起的殺心(心業)、惡口、譏罵(口業)、鞭打折磨(身業);以及死後的心喜(心業)、讚歎(口業)、鞭屍、食肉(身業)等都應該包含在「殺戒」當中。同樣地,盜婬妄等「本體」及「初」、「後」也是如此。這裏所說的「初、本體、後」,玄奘譯為「加行(prayoga)、根本(maula)、後起(pRSTha)」。有關十不善道之加行、根本、後起,於《大毘婆沙論》、《俱舍論》、《優婆塞戒經》等也有詳細的敘述。[3]故知「十善道」並不限於文字上所列的十條項目而已,應該也含攝了五戒、八齋戒甚至比丘戒等一切戒法。就此意義而言,十善道是總相戒,包含了無量戒法,菩薩要具足尸羅波羅蜜,應掌握這個原則,否則只持守十個戒條怎麼能說具足圓滿一切的戒行呢?
(二)十善道是不惱眾生的根本
《大智度論》卷46云:
復次,是菩薩生慈悲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布施利益眾生,隨其所須皆給與之;持戒不惱眾生,不加諸苦,常施無畏。十善業道為根本,餘者是不惱眾生遠因緣。[4]
菩薩發菩提心,本來應該以財施、法施、無畏施等等救度眾生為職志。如果菩薩不守十善道,反而殺害眾生、盜眾生財物、施以暴行、惡口,以邪見引導眾生入惡道的話,那怎能算是菩薩呢?而且帶給眾生最大痛苦的,不外乎殺、盜……邪見等十不善道,並不是過午不食、畜長缽等行為。當然菩薩要圓滿一切戒行,這些也不能忽略,但是從「不惱眾生」的觀點來看,菩薩持的戒,應以十善道為根本,它是不惱眾生的近因緣;其它的戒律則是不惱眾生的遠因緣。因此,基於菩薩要「利益眾生」、「不惱眾生」的觀點,以「十善道」作為菩薩的尸羅波羅蜜有其重要的意義。
(三)菩薩的十善道是盡未來際
《大智度論》卷46云:
戒律為今世取涅槃故,婬欲雖不惱眾生,心繫縛故為大罪,以是故戒律中婬欲為初。白衣,不殺戒在前,為求福德故。菩薩不求今世涅槃,於無量世中往返生死,修諸功德。[5]
比丘戒、比丘尼戒等出家戒,是為了速得涅槃,不受後有,故以不婬戒為先;而五戒、八齋戒等在家戒則重在求今世、來世之福樂,以不殺戒為先。而八齋戒之戒體是一日一夜;五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是盡形壽;但在家菩薩、出家菩薩不是為了求福樂,也不是為了速求涅槃,而是於無量世中以十善道為基礎,積集無量功德,廣度一切眾生。因此菩薩的十善道,不是盡形壽受持而已,而是一直到成佛為止,可以說菩薩的尸羅波羅蜜是「盡未來際」的戒法。
(四)不論如來出不出世皆有十善道
《大智度論》卷46云:
十善道為舊戒,餘律儀為客。復次,若佛出好世則無此戒律,如釋迦文佛,雖在惡世十二年中亦無此戒,以是故知是客。復次,有二種戒:(1)有佛時,或有或無;(2)十善,有佛、無佛常有。[6]
一般說來,釋尊為比丘、比丘尼制戒的原則是「隨犯隨制」,佛成道後十二年間,[7]比丘等如法修行,佛並未制戒,直到蘇陳那比丘犯了婬以後,釋尊才開始制比丘戒、比丘尼戒。這些戒律於佛出好世時,因沒有比丘犯戒,所以佛是不會制定的。因此比丘戒、比丘尼戒僅存在於有佛出世的時代,而且是五濁惡世的時代,並且有出家眾犯戒因緣佛才會制定,就此意義來說,比丘戒、比丘尼戒是有佛時或存在或不存在。但是「十善道」則不然,不論佛出好世、惡世,甚至佛不出世仍然存在。如《優婆塞戒經》卷6〈業品〉云:
善生言:世尊!諸佛如來未出世時,菩薩摩訶薩以何為戒?善男子!佛未出世,是時無有三歸依戒,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法。[8]
佛未出世時,沒有佛,不可能制定比丘戒,佛、僧不具足,不可能有三歸依戒,但是卻有「十善道」。前面說到十善道通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時,曾引用到《十住經》,經裏也是明白地說到「有人行是十善道,不從他聞,自然得知,不能具足大悲方便,而能深入眾因緣法,至辟支佛乘。」可知即使是佛不出世,仍有十善道。就此意義來說:「十善道」是「舊戒」,是「主」。而比丘戒於無佛出世時則不存在,必須有因緣才會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就此意義來說,比丘戒等律儀是「新戒」,是「客」,不是永遠常存的。菩薩修行要歷經無數劫才能成佛,也不一定皆能遇到佛出世,因此以十善道為戒法有其特殊的意義。而且比丘戒等通常要「從他受」;但我們於《十住經》中看到,「辟支佛行十善道,不從他聞,自然得知」;這說明了無佛出世的時代,戒法不可能從他受,暗示了十善道有「自誓受戒」的可能。
(五)十善道是性戒
《大智度論》卷46云:
復次,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如是等種種因緣故,但說十善道,亦自行,亦教他人,名為尸羅波羅蜜。[9]
出家眾的戒律包括了三方面:(1)道德規範——主要是殺、盜、婬、妄等性罪的規範; (2)生活規定——如衣、食、住、醫藥等;(3)僧團公約——有關受戒、布薩、安居等僧團之運作。而十善道的性質,不屬於「生活規定」,也不屬於「僧團公約」,它是屬於「道德規範」,是本於善惡業道的立場,不管受戒、不受戒,不管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守十善道即是善,犯了十善即是惡,是要受果報的。如比丘故意殺人,犯了波羅夷,是要逐出僧團的;若比丘故意殺畜生,從比丘戒來說屬波逸提,可以通懺悔,不必逐出僧團;但從業道的觀點來看,殺生是性罪,三惡道果報不免。反之,出家眾有些生活規定的遮戒,與善惡業報無關,只要如法懺悔便得清淨,不一定會受後世果報的。所以,從「道德規範」、「因果業報」的觀點來看,十善道比起其他律儀顯得特別重要。而且比丘戒與比丘尼戒男女戒條有別,也有年齡與身體上等種種規定,不是人人都能受具足戒的。而十善道是性戒,屬於道德規範,不受性別、年齡、身體等限制,是人人皆可受持的戒法。
(六)十善道特重意業
《大智度論》卷46云:
十善道:七事是戒,三為守護故,通名為尸羅波羅蜜。[10]
十善道之中,身三、口四等七種是戒(尸羅);不貪、不瞋、正見等意三種善業是守護尸羅,共名為尸羅波羅蜜。乍看之下,身三、口四是戒,意三只是附屬而已。但是《大智度論》卷86云:
三毒[是]三不善道因;三不善道是七不善道因。[11]
又《大智度論》卷80云:
慈業是三道,尸羅波羅蜜根本,所謂:不貪、不瞋、正見。是三慈業能生三種身業,四種口業。[12]
這裏明白地說到「意的三善業才是尸羅波羅蜜的根本。」因為有意的三善業才能生身三口四等七善業,如果有意的三惡業(貪、瞋、邪見)的話,就能起身三口四等七種惡業,所以意念才是身口業的原動力,必須有善的意念,才能不起殺、盜、婬、妄等身口惡行,所以說三種意的善業是身口七種善業的守護者。又如果菩薩只是身口不犯,但意念不清淨的話,也不能算是戒行清淨。換言之,僅是身口清淨的話,頂多只能稱為「戒」(尸羅),但不能稱為「尸羅波羅蜜」;如要具足「尸羅波羅蜜」的話,必須意業清淨才行。
有關「意念的重要性」與「十不善道皆由貪、瞋、痴而生」;「十善道皆由不貪、不瞋、正見而生」等,其實在《雜阿含經》已有敘述,[13]而且《大毘婆沙論》卷116與《俱舍論》卷16等論書中也有詳細的解說。[14]但是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雖然知道「意」的重要性,卻不以「意」為戒的主體,而僅以身口七善道為戒。如《十住毘婆沙論》卷16云:
聲聞乘中說:身口業名為尸羅。[15]
《大智度論》卷39云:
聲聞人以身口不善業名為麤,意不善業名為細。……於摩訶衍中盡皆為麤。[16]
聲聞人認為身口不善業是粗罪,意不善業僅是微細的惡而已;但是對菩薩來說,即使是些微惡念也算是粗重的罪業,由此可知菩薩持戒,是多麼重視意念的清淨。而五戒、八齋戒、……與十善道等種種戒法當中,就屬十善道明確地將「不貪、不瞋、正見」等意念方面的規範納入戒條裏面。因此以「十善道」作為尸羅波羅蜜的內容,正可顯示菩薩不但重視身口清淨,更重在「意清淨」;也唯有意的清淨,才能守護身口不犯;也唯有意的清淨,才是真正的「尸羅波羅蜜」,而不只是「尸羅」而已!
[1] 《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5b18-21)
[2] 《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5b21-29)
[3] 《大毘婆沙論》卷113(大正27,583b-584a);《俱舍論》卷16(大正29,84c-85a);《優婆塞戒經》卷6(大正24,1067a-c)。
[4] 《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5b29-c4)
[5] 《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5c4-8)
[6] 《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5c8-12)
[7] 佛十二年間未制戒:《四分僧戒本》(大正22,1030b),《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1(大正23,628a)。但年數有異說,《摩訶僧祇律》卷2(大正22,238a)說「五年」;而《善見律毘婆沙》卷5(大正24,708a)、卷6(大正24,713a)則說是「二十年」。
[8] 《優婆塞戒經》卷6「業品」(大正24,1066c4-6)
[9] 《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5c12-17)
[10] 《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5c17-18)
[11] 《大智度論》卷86(大正25,663a14)
[12] 《大智度論》卷80(大正25,624a16-18)
[13] 《雜阿含經》卷37(1049經)(大正2,274b)
[14] 《大毘婆沙論》卷116(大正27,605c-606c);《俱舍論》卷16(大正29,85b-86a)
[15] 《十住毘婆沙論》卷16(大正26,110c7-8)
[16] 《大智度論》卷39(大正25,345c29-346a5)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惠敏法師.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自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目次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二、戒的定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三、戒的種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四、初期大乘佛教的戒學──十善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五、龍樹戒學的立場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六、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貳、《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貳、《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二、十善道是凡夫及二乘與大乘共學的法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貳、《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四、持戒與破戒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貳、《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五、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貳、《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六、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参、《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参、《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二、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参、《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三、方便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参、《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四、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二、「般若波羅蜜」之語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三、何謂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四、緣起﹑空﹑假名﹑中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五、如何得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六、菩薩的般若與二乘的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肆、《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七、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二、龍樹所處的時代及其論著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三、龍樹的菩薩精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四、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二、解脫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三、菩薩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四、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二、印順導師對佛教史之分期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三、依四悉檀說明「中期佛教」之重點開展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四、中期佛教之義解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五、中期佛教之修行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六、「梵化之機應慎」之意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七、結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