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二、戒的定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
                                               釋厚觀

《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二、戒的定義

在談到《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之前,先來看看幾個有關「戒」的用語,以便於我們對於戒學的了解。中國佛教常將「戒」與「律」合稱「戒律」,但在三藏原典中卻不多見。在律典裏,常見的用語是:1、戒(śīla; sīla),2、律儀(saṃvara),3、學處(śikṣāpada; sikkhāpada),4、波羅提木叉(prātimokṣa; pātimokkha),5、律(vinaya)等。這些用語,其概念內容多少有些不同,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1、戒(梵語:śīla,巴利語:sīla──音譯為「尸羅」,原來是「習慣」的意思。如反覆不斷地作,就會「習以成性」。習慣通善、惡,若約「善」而言,不斷地行善,成為善的習性,而產生一種止惡向善的潛在力量,稱為「尸羅」。如《大毘婆沙論》卷44云:「尸羅者,是數習義,常習善法,故曰尸羅[1]即是此義。
《大智度論》卷13釋「尸羅」云:
尸羅 (秦言性善) ,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2]
尸羅是善的習性,故說「好行善道」;防護自心,不起惡念名「不放逸」。(如《增一阿含》卷4云:「無放逸行,所謂護心也。」[3])。如是防護過失修習善法,習以成性,即是尸羅。而此種尸羅──「善戒」是自覺的,縱使「佛不出世」,或「不受戒」,只要自己覺得應該止惡行善,力行不懈,便可稱為「尸羅」。此外,如經由外緣助力(如「受戒」),加上自己誠懇的誓願,產生防非止惡的潛在力,也可稱為尸羅,換言之,不論「受戒」或「不受戒」,只要是善的習性,皆可稱為「尸羅」。
2、律儀──梵語為 saṃvara(巴利語同),是由 saṃ 加上動詞語根 Vṛ(抑制防止)轉化而來的名詞。為「防護」之意,或譯為「禁戒」,亦即防護身口意之過非,以及防護根門使不放逸,如「戒律儀」,「根律儀」等。
《雜阿含》卷11277經)談到「戒律儀」云:
云何律儀?眼根律儀所攝護,眼識識色,心不染著,心不染著已常樂更住,心樂住已常一其心,一其心已如實知見,如實知見已離諸疑惑,離諸疑惑已不由他誤,常安樂住。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4]
又《俱舍論》卷14〈分別業品〉談到了三種律儀:
能遮能滅惡戒相續,故名律儀。……律儀差別略有三種:一、別解脫律儀,謂欲纏戒。二、靜慮生律儀,謂色纏戒。三、道生律儀,謂無漏戒。[5]
別解脫律儀(prātimokṣa-saṃvara)即在家戒與出家戒等世間普通的戒法,含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近事男、近事女、近住等八種戒。靜慮生律儀(dhyāna- saṃvara)亦名「定共戒」,為於四禪之中自然具備有防非止惡的戒,此種與定相應的戒,稱為定共戒。道生律儀又稱無漏律儀(anāsrava-saṃvara)亦名「道共戒」,為無漏出世間的聖者所具備的戒法。《大智度論》卷22釋「八念」時,即將此「三種律儀」稱為「三種戒」:
念戒śīlânusmṛtiśīlânussati者,戒有二種:有漏戒、無漏戒。有漏戒有二種:一者律儀戒saṃvaraśīla,二者定共戒。行者初學,念是三種戒,學三種已,但念無漏戒。[6]
律儀(saṃvara)是「防護」(saṃvarati)之意,正是尸羅(śīla)「防惡向善」作用的一部分,故「律儀」也稱為「戒」。《大智度論》卷13解釋「戒相」時,便舉了八種防護──八種律儀來說明:
尸羅者,略說身口律儀kāya-vak-saṃvara有八種:不惱害、不劫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及淨命,是名戒相。[7]
3、學處(梵語:śikṣāpada; 巴利語:sikkhāpada──《法蘊足論》1學處品」云:
如是五種,云何名學?云何名處、言學處耶?所言學者,為謂於五處未滿為滿,恆勤堅正,修行加行,故名為學。所言處者,即離殺等,是學所依,故名為處。又離殺等,即名為學,亦即名處,故名學處。[8]
學處(śikṣāpada)即在家眾、出家眾所應當學的處所(pada,對象)。也就是所應學的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一一戒條項目。換言之:由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等「五個學處」組合而成「五戒」。說一切有部《十誦律》中,則由二百五十七條學處組合而成比丘戒,三百五十四條學處組成比丘尼戒。
4、波羅提木叉為梵語:prātimokṣa; 巴利語:pātimokkha之音譯。意譯為「別解脫」,即藉著持戒,防護身口過錯,別別於諸煩惱中而得解脫。
《佛遺教經》云:
汝等比丘,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9]
部派律藏中所說的波羅提木叉,通常單指比丘戒,比丘尼戒而言。這些戒條條文──「學處」的集成,稱為「波羅提木叉」,也就是比丘戒本、比丘尼戒本。「戒本」有時又稱為「戒經」,如《四分僧戒本》、《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的「戒經」二字,其實就是「波羅提木叉」的譯語。
5、律──(梵語:vinaya,巴利語同),音譯為「毘奈耶」或「毘尼」,是由接頭詞vi(分離)加上動詞語根ñī(引導)而來的名詞,有調伏、滅、斷、調練、訓練(discipline)等義,如《清淨毘尼方廣經》云:
毘尼毘尼者,調伏煩惱,為知煩惱,故名毘尼。[10]
能調伏煩惱,使妄念不起;知煩惱虛妄不實,無所有令它寂滅不現前,是為毘尼。
《毘尼母經》卷1
毘尼者名滅,滅諸惡法故名毘尼。[11]
由於「毘尼」有調伏、滅、調練等義,故亦含有去除煩惱,調練惡行,及對觸犯者的制裁規範等意義。如《大智度論》卷100
毘尼名比丘作罪,佛結戒應行是,不應行是,作是事得是罪。[12]
為了僧團秩序的維持,因而制定了某些生活規則,以及若干調練惡行的規範與罰則,這些規章制度,也稱為毘尼──「律」。因此,有關出家眾的「道德規範」、「生活規定」及「僧團公約」的集錄,就稱為「律藏」── vinaya-piṭaka。「律藏」主要是由「經分別」與「犍度」組合而成。「經分別」為「戒經」的廣釋,如關於制戒的緣起,戒條語句之解釋及開遮持犯之說明等等。「犍度」為章、篇之意,是有關教團的受戒、布薩、安居……等「僧團運作」及衣、食、住、醫藥……等「生活規定」。
關於「戒」(śīla)與「律」(vinaya),有人將外在大眾僧團的約制稱為「律」,而個人由內心自發性地持守它(律),稱為「戒」。然而,如果喪失了「戒」的「自發精神」的話,那麼,「律」之「僧團規制」將流於形式。反之,為了不使正法如古佛那樣人去法滅,需要將「道德」納入「律制」的軌範,因此佛陀說法,結戒,使和樂清淨的僧伽久住世間,內證而賢聖不絕,外化的信仰普遍,而達到「正法久住」的理想。[13]
因此,在聲聞佛教中,「戒」與「律」常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例如《十誦律》卷16中,談到了阿那律尊者共女人宿的事,他雖然是個俱解脫阿羅漢,不至於再起惑造業了,可是佛陀還是制定了「不得共女人宿戒」(波逸提第65)。[14]
由「戒」(個人的防非止惡)這個意義看來,這樣的戒可使未證聖果的凡夫知所警惕,防微杜漸,避免犯更重的戒。
由「律」(僧團公約)的意義看來,為了維護僧團的清淨形象,避免外人譏嫌,即使已證果的聖者,這類的律制仍應遵守。



[1] 《大毘婆沙論》44(大正27230a4-5
[2] 《大智度論》卷13(大正25153b9-10
[3] 《增一阿含》卷4(大正2563c15-16
[4] 《雜阿含》11277經)(大正275c25-76a1
[5] 《俱舍論》14〈分別業品〉(大正2972b10-16
[6] 《大智度論》卷22(大正25225c13-16
[7] 《大智度論》13(大正25158b11-13
[8] 《法蘊足論》1〈學處品〉(大正26458a18-22
[9] 《佛遺教經》(《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正121110c20-21
[10]《清淨毘尼方廣經》(大正241087a25-26
[11] 《毘尼母經》卷1(大正24801a18
[12] 《大智度論》卷100(大正25756c1-2
[13] 參見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194-p.202。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202。有關古佛梵行久住、不久住。見《四分律》卷1(大正22569a-c),《五分律》卷1(大正221b-c)。《摩訶僧伽律》卷1(大正22227b);南傳《銅鍱律》「經分別」「大分別」(《南傳大藏經》1冊,p.11-p.14
[14] 《十誦律》卷16(大正23112c22-113b21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惠敏法師.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目次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三、戒的種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四、初期大乘佛教的戒學──十善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五、龍樹戒學的立場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壹、《大智度論》的戒學思想  、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二、十善道是凡夫及二乘與大乘共學的法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三、以十善道為尸羅波羅蜜的理由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四、持戒與破戒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五、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  六、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二、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三、方便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  、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二、「般若波羅蜜」之語意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三、何謂般若波羅蜜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四、緣起﹑空﹑假名﹑中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五、如何得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六、菩薩的般若與二乘的般若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大智度論》中的般若波羅蜜  七、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二、龍樹所處的時代及其論著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三、龍樹的菩薩精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伍、印順導師讚歎的菩薩精神  四、結語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二、解脫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三、菩薩道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陸、解脫道與菩薩道  四、結論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一、前言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二、印順導師對佛教史之分期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三、依四悉檀說明「中期佛教」之重點開展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四、中期佛教之義解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五、中期佛教之修行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六、「梵化之機應慎」之意義  
《深觀廣行的菩薩道》柒、印順導師「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的宗趣   七、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