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好!
這邊跟大家分享一則佛典故事,這故事出自《大莊嚴論經》,在《大正藏》第4冊304頁上欄到305頁中欄。
過去,佛在拘睒彌國時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當時有一位比丘為了小事,被律師判定有罪,可是當事人卻認為自己沒有過失,於是這位比丘向各方控訴,得到不少比丘的支持。就這樣子,一方面主張有罪,另一方面認為這個比丘沒有罪。雙方諍論不休,最後竟使得原本和合的僧團分成兩部,即使佛再怎麼勸諫,他們也都不聽從,彼此鬥諍了很久。在當地的國王、臣民等等,他們本來看到世尊在那個地方都非常歡喜,看到眾僧和合,大家都很樂意的布施供養。
可是因為這些比丘們彼此互相鬥諍,佛勸也勸不聽,所以佛就離開了那個國家。當地的人就覺得很懊惱說:「就因為這些比丘互相鬥諍,使得我們沒辦法再親近世尊,沒有辦法再聽聞佛的開示。」所以大家都非常不滿,覺得都是因為這些比丘鬥諍的緣故,害得佛離開了。所以他們就互相約定,從此不再跟這些鬥諍的比丘說話,也不再供養他們。後來還是這位當事人的比丘,他自己認錯了,雙方都向佛陀懺悔,僧團才又恢復和合、清淨。
在《大莊嚴論經》裡面就記錄了這件事。
貪瞋癡,這是三毒;由於瞋恚的緣故,即使佛勸諫大眾,有的人都還無法接受。所以,有智慧的人應該要斷瞋恚。
過去曾經聽聞拘睒彌比丘,因為彼此諍論不休,互相鬥諍而分成兩部。這個都是由於雙方各自認為自己有理,而互相諍辯、鬥諍,經過了很長的時間。那時,世尊以無上大悲心,伸出相輪手(相輪手是八十種好其中的一相),來制止諸比丘,希望他們能夠停止鬥諍,佛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比丘們不要再鬥諍了,鬥諍多敗壞,雙方諍辯非論個輸贏不可,這樣子都沒有停息,不斷繼續地諍辯永無休止。這樣的話,容易被世間人所譏嫌,只是增長不利益的事。
比丘為了殊勝的利益,遠離貪愛,捨棄家庭、妻子、兒女,為了追求解脫,就應該依著出家法,不要造作不應該做的事。
應當以智慧鉤來約束、轉化傲慢心,如果因為不順著自己的心意就産生鬥諍,那只會招來種種怨恨、災害(會產生種種怨恨都是由瞋心而起),可以說:瞋恚是怨恨及災害的根本。
依止出家法,不應該起不和順的心。如果起了瞋心,就好像清涼的冷水當中,生起猛烈的火一樣。
既然已經出家,穿著僧服,就應當好好修習善法;穿了這件僧服,就應該良善、寂靜,應該經常思惟好好調柔自己。
為何穿了這僧服,卻又用忿怒的眼神瞪大眼睛,皺著眉頭,又縮著鼻樑,而生起瞋恚的念頭呢?
應當憶念:穿著僧服又剃髮現出家相,標記了出家人的身分;出了家所有的一切都捨棄,怎麼還與人鬥諍不休呢?既然標記著這樣的表象,就應當要斷除鬥諍才好。」
當時,比丘合掌向佛說:「世尊!請佛見諒,寬恕我們。那些比丘非常輕視我,我怎麼能夠不報復呢?」接著這個比丘就說了幾首偈頌,大意如下:
「對方都是一些非常難調伏的人,我即使容忍他們,反而會被他們更加地看輕,我本來想要忍辱表現得謙虛和順,卻更增長了對方的怒火。
他們心存惡念,想要以種種毀謗、責備強加在我身上,這就好像拿斧頭要來砍石頭一樣。(如果他是斧頭,那我也不是好欺負的,那我就是石頭。你這斧頭要砍石頭的話,也砍不斷,只會讓斧頭的刀鋒變得更鈍而已。如果你想要對我加以毀謗、指責,那就像斧頭砍石頭一樣,也會自受其害的。)對方想要對我強加指責、毀謗,我也一定會報復他。」
這時世尊就像慈父一樣,再次對比丘們勸誡說:「出家人應當精進用各種方便斷除瞋恚;如果隨順著瞋恚,那就太違背了佛所說的正理了。瞋恚的過失實在是太多了啊!」
接著,佛以一段偈頌說明瞋恚的過失,大意如下:
「瞋,就像銳利的刀一樣,即使關係再怎麼樣深厚密切,也會因為你起了瞋心,而讓親密關係深厚的人都乖離而去;瞋,也會傷害如法及遵守戒律的人。
瞋恚對於出家來說是非常不適宜的,嫌恨就好像屠夫的枷鎖。由於瞋恚而又被枷鎖繫縛,最後導致死亡,當然是非常恐怖的事。(出家本來是捨棄在家的枷鎖、束縛,想要得到解脫自在。但是如果起了瞋恚,就好像又被枷鎖鎖住一樣。好不容易掙脫了枷鎖,卻因為起了瞋恨心,又被枷鎖鎖住一樣。我們想想:如果一頭畜生牠被屠夫的枷鎖所繫縳,那可想而知,死期不遠了。)
瞋恚是輕賤的住宅(因為我們一起瞋恨心,就容易被人家看輕,所以瞋恨是輕賤的住宅)。我們如果一起瞋恨心,相貌就會變得醜陋,所以瞋恚也是醜陋的種子(一有這個瞋恚的種子,將來就會得到醜陋的果報)。瞋恚也是粗惡語的伴侶(人一起瞋心就伴隨著惡毒的話)。瞋心也是燒毀正意念的功德林(就如一般所說『一把無明火,能燒功德林』一樣)。
瞋恚也像指示惡道的引導(如果我們迷路,需要找一個導遊或引導來帶我們走正路,但是由於瞋恚,那就像指引你去墮惡道一樣)。瞋恚也是鬥諍怨害的入口,瞋恚是惡名聲的溫床(由於瞋恚就惹來很多不好的名聲)。瞋恚也是急速增長造惡的資本(瞋恚的資本很雄厚,當然造惡就更多了,所以瞋恚就是急速增長造惡的根源)。
瞋恚的人容易被人家所譏嫌,也會被人謾罵、指責,所以你們應當要好好觀察瞋恚的過失。」
接著,世尊又說了一段偈頌:
「瞋恚的過失比兇暴的猛虎還更加劇烈;又好像惡瘡很難加以碰觸;瞋恚也像毒蛇,大家都不喜歡看牠。(有誰喜歡看毒蛇的呢?有誰喜歡去接近毒蛇的呢?沒有啊!)瞋恚的人所表現的就是這個樣子。
瞋恚的人連睡覺都感到痛苦,不能安穩。瞋恚還會毀壞好的名聲。瞋恚非常熾盛的人,他不但不能夠察覺自己所做的事情,而對別人的所做所為,他也無法明瞭真相。
當大家要分享各種財物利益的時候,都不會把瞋恚的人算在內。如果大家在戲笑歡樂的場合,瞋恚的人也不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因為大家這麼歡喜,你瞋恚的人一來,破壞氣氛,大家也不容易接受。)
像這樣各種利益的事,都是由於瞋恚的緣故而得不到。瞋恚的人總是得不到大家的喜愛,諸如此類的事真是不勝枚舉啊!
懷著羞恥、悔恨、遺憾,就算是以百張口舌苦口婆心的說,都說不完。這裡只是大略舉幾個事例來說明而已。
如果因為瞋恚而墮入地獄,遭受的苦報說也說不完。起了瞋恚心而造惡業的話,不但會帶來悔恨,而且令身心焦躁不安。所以,有智慧的人應當要斷除瞋恨心以及鬥諍。」
這時,如來為比丘們說種種法,但是比丘們仍然沒辦法息滅自己的瞋恨心。由於這樣的因緣,使得諸天善神都非常不滿,善神接著就說了底下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就好像在污穢的水當中,如果放入一顆摩尼寶珠,水就會變得很清澈,再也不會有一點污濁垢穢。
如來就好像人中的珍寶,為了比丘們,隨順大眾的根性,以種種方便演說各種美妙的善法。可是,這些比丘們的心裡還是一樣污濁不清淨,即使佛力如寶珠可以讓眾生心裡得到清淨,但是這些比丘們依舊如故,甘願墮落作一潭污水。
就好像太陽照耀著世間,除滅種種黑暗。佛就像太陽一樣親近你們,可是你們卻因為黑暗的愚癡心過重,無法得到光明。」
如來呵責比丘們就好像是擔著生死重擔,佛具有悲愍心,又更為比丘們說「長壽王本生因緣」。(這個本生因緣出自《中阿含》的72經《長壽王本起經》,大家可以參照。它的內容是說:「如果以諍止諍,那是永遠沒辦法停息的啦!如果有紛爭,你一定要爭個道理,那是永遠爭不完的;唯有忍才能夠止諍,這樣的忍法才是最值得尊貴的。」)
然而,這些比丘們還是一樣皺著眉頭諍論不休,而且對佛說:「佛!您是法主(就是法的主人,就是法王),您老人家有所不知啊!您先靜靜的在旁邊等候片刻,我們自己知道如何處理,佛您老人家就不要插手了。」
佛聽了這些話以後,就很失望的離開了,前往距離此處十二由旬以外的娑羅林,在一棵樹下靜坐,並且這樣的思惟:「我現在離開了拘睒彌那群鬥諍的比丘。」
這時候,有一頭象王也避開了象群來到樹下,距離佛不遠的地方閉目而安住,心裡面也是生起這樣的念頭:「我離開了群象,我感到非常的清淨。」
佛知道象王心裡的想法,就說了一首偈頌:「那頭象跟這頭象的牙都很長(原文是『彼象此象牙極長』,佛也被比喻為象王。佛的智慧、還有功德很圓滿,用這個來比喻牙極長),都遠離了群眾而好樂寂靜。牠(就是象王)好樂獨居,我(法王)也是如此,遠離鬥諍的群眾聚會的地方。」佛說了這個偈頌以後而入深禪定。
比丘們不接受佛的教誨之後,因為當地的國王、臣民、大眾大家都起譏嫌,不再供養這些比丘,所以這些比丘們心生懊悔。這時,不只天神不滿,連全國人民聽到比丘們這樣諍論不休,也都起了瞋恨心,大聲呵斥這些比丘。於是,比丘們就互相說:「哎呀!我們錯了,要怎樣才能夠再見到佛?因為我們這樣諍論不休,佛陀離開我們了,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再見到佛呢?我們應當一起合掌向佛懺悔,請求佛的寬恕。」
這些比丘就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世尊是三界的導師,我們違背了佛的教誨,瞋恚罪惡的過失,常住在我們的心中,悔恨就如熾盛的猛火一樣,焚燒正念的功德林。
善哉!大慈大悲的佛,但願再為我們說法。我們現在發了大願,一定要求得解脫;從今以後寧可捨身命,也不會再違背佛的教誨了。」
佛知道比丘心裡的想法,就說了一段偈頌:
「制止貪欲、瞋恚,不隨順惱亂,我今天應當起悲心,再度救拔眾生的苦難。
凡夫眾生就像嬰兒那樣沒有智慧,他們造作了種種的過失,有智慧的人應當忍受。
譬如有人將小孩抱在懷中,雖然有種種污穢不淨物,也不能因為有臭糞就丟棄自己的孩子而不顧。」
佛說了這些偈頌之後,便從草所鋪設的蒲團中坐起來,想要回到僧房。這時天、龍、夜叉、阿修羅等向佛合掌,並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真是令人讚歎!大慈大悲的佛是世間的導師,那些比丘們因為放逸而不明事理,因為鬥諍忿怒的心不止息,而冒犯世尊,違背了世尊的教法。
如來具有大悲心,即使眾生如此,仍然不捨棄一切眾生,並且哀憐他們,都沒有瞋恨、嫌責,一心一意希望眾生能夠調柔和順。就好像馴服一匹剛強的惡馬,要以棍棒、韁繩或馬鞭等種種工具,善巧地調伏牠。」
不久,如來回到僧房。因為佛有丈光的光明,使得僧房頓時明亮閃耀,比丘們知道佛回來了,大家立刻起身出來迎接佛陀,向佛恭敬頂禮而對佛說:「我們由於無謂的鬥諍,使得許多人起了瞋恨心,又被大眾所輕視。我們現在都墮入了破僧的罪過,使僧團不和合,衷心地祈請世尊能為我們說法,使我們恢復和合清淨。」
於是,如來為比丘們說六和敬之法。六和敬:「見和同解」(這個就是見解大家一致,可以同樣得到解脫),再來「戒和同行」(就是戒律大家共同遵守),「利和同均」(就是經濟、利益大家平均分享),這三個是和合的本質。另外,這和合要表現在身口意上面,那就要「身和同住」(大家共同安住),再來「語和無諍」(言語都很和順,沒有鬥諍),再來「意和同悅」(在心裡面大家都很歡悅),這是和合的表現。佛以這六和敬,讓比丘們還得和合清淨。因此佛說我們要斷瞋恚。
這個故事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的,就是並不是在諍論道理。有時候我們為了還我公道,諍論不休。其實佛告訴我們:不是只是爭個道理,要注意心裡有沒有起瞋恨心,這個才是重點。瞋恨心有很多的過失,我們要小心,因為瞋恚容易引來人家的輕賤,只會招來惡名聲,也是入惡道的入門,怨害的溫床,造作惡業的根本,所以我們要留意。
以上簡單以這些跟大家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