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厚觀,2011.11.26)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好!跟大家講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出自《經律異相》,是《大正藏》53冊108頁中欄,就是〈道人度獵師〉,就是一個修行人他怎麼樣度化獵人。
過去有一個修行人,他日夜很精進在修行,都不會懈怠。但是修行歸修行,肚子還是會餓,所以他就下來行乞,然後就遇到一位獵人,因為那時候肚子實在是太餓了,他就跟這個獵人乞食。這個獵人非常生氣,拿起弓箭就要射殺這個修行人。這個修行人說:「誒!稍等、稍等!你假如要射我的話,不要射其他地方,你要射的話,射我的肚子。」他就把衣服敞開來,就說:「射這裡!射這裡!射我的肚子。」
誒!這時候換獵人他有點奇怪了,他說:「奇怪了!一般人都是很怕死,看你一點都不緊張,而且呢還這樣子,把衣服敞開來要我射這肚子,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修行人就說:「因為我肚子想要吃,那為了吃,就不避種種危險,都是這個肚子害我的啦。」
這個獵人突然一想:「誒!這個肚子讓人家這樣子不畏懼種種的危險,那我不也是如此嗎?我這樣子翻山越嶺,冒著老虎、野狼來侵害的危險,我還不是為了這個肚子嗎?」誒,結果,他一想就跟這個修行人懺悔,那修行人為他說地獄、畜生、餓鬼之苦,說涅槃寂靜之樂。這個獵人知道自己殺罪很重,就請求受三歸五戒而發菩提心。
跟這個類似的情節,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也有提到,這個是出自《大正藏》24冊12頁中欄到下欄。
就說有一個圓滿比丘,他要入城乞食,正好遇到一個獵人,拿著弓箭,他要出城,準備好好打獵一番。結果剛要出城的時候,看到這個圓滿比丘就要入城,比丘他是戒殺的嘛,他想;「誒!這樣子很不吉祥,是不是讓我今天沒有收獲?」他就拿起弓,要射殺圓滿比丘。
同樣的,圓滿比丘也跟他講,他就敞開了衣服:「你要射,射我這個肚子。」以下講的這個文,內容滿豐富的,他說「飛鳥在空鹿處林」,天上飛的飛鳥,或者在森林裡面的鹿,牠們都是為了填飽肚子,所以就被羅網所繫縛,或者是掉入人家所設的陷阱。人之間有時為了口腹之欲,也是拿著刀啊、箭啊、互相的殘殺,死的死、傷的傷。餓鬼因為飢餓、口渴所逼,飢餓的時候就吃這個熱鐵丸,口渴的時候就喝洋銅,就溶化的銅汁,結果穿腸破肚都是為了填飽這個肚子。那麼我從久遠以來,也是為了這個肚子,為了生活,經過長久的輪迴,受了很多的苦惱。
喔!這個獵人一聽:「這個出家人真不容易啊!他能夠視生死都無所畏懼,而且開示真的很好,他修行的忍辱已經成就了,我怎麼可以去傷害這個修行人呢?」結果就跟圓滿比丘懺悔,來求受三歸五戒。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點啟發啦,就說我們人肚子餓的時候就會想找東西吃嘛,對不對?但是如果福德、智慧資糧--道貧的時候,我們道很貧瘠的時候,是不是急著想要填補這些戒、定、慧的資糧呢?有一句話講:「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心。」一個有道心的人,他不會說真的餓死、受衣食之困,即使再貧瘠一點也還好,「道心之中有衣食」,有時候還會龍天護法啦,其他人的護持;但是「衣食之中無道心」,如果說我們念茲在茲,就是為了要去求豐衣足食,反而就沒有道心。這個故事值得我們好好反省。
好,我們先說到這兒。
以弓箭射我肚子(《經律異相》卷19〈24道人度獵師〉
一、《經律異相》卷19(24道人度獵師)(CBETA, T53, no. 2121, p. 108, b11-22):
道人言:「止!止!勿射我餘處,正射我腹。」便開衣露腹,喚令其射。
獵師即下弓、釋箭,前問道人:「夫人之處世,無不畏死,而道人何故令我射腹?」
道人語言:「此腹欲食,由此之故,不避危險,是以射之。」
宿緣福至,忽便開解。道人為說三塗之苦、泥洹之樂。
獵師自知殺獵罪重,便從受戒,發菩提心。(出譬喻經第十卷)
二、《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3(CBETA, T24, no. 1448, p. 12, b15-c3):
爾時具壽圓滿於逝多林,給孤獨園,止宿而住。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飯食訖,攝持臥具,捨之而去。執持衣鉢,往詣輸那鉢羅得伽國,人間遊行。至於城外,而便止宿。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逢一獵師,手持弓箭,而欲出城,肆行遊獵。見圓滿已,作如是言:我今欲行遊獵,見禿沙門,甚不吉祥。便即張弓,向圓滿處,急行欲射。
時彼獵師作如是念:此出家人,修習忍辱,今已成就,我豈當害如此人耶?即生信心,于時具壽圓滿為說妙法,遂令歸依三寶,受五學處。
三、《注維摩詰經》卷8〈10 香積佛品〉(CBETA, T38, no. 1775, p. 402, c16-24):
常省己過,不訟彼短。
什曰:如一比丘林中坐禪,時至須食持鉢出林,路逢惡賊,惡賊引弓射之。
比丘恕他自責,不生惡心,又指腹語賊:「汝應射此,我為腹出林故致斯惱,此腹之罪耳。」
省己恕物,類如此也,不訟彼短。不如彼鈍根維那就地舐穢,求人短也。省己過乃至求諸功德,通為一事。
肇曰:省己過,則過自消;訟彼短,則短在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