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導師佛學著作述要》
釋厚觀
(2009年7月,美國佛法度假)
(伍)《中觀論頌講記》(上編5)
第五本是《中觀論頌講記》。前面介紹性空唯名系的主要思想是緣起無自性、空、唯假名,沒有真實性。《中論》是中觀系的主要論典,導師的這本《中觀論頌講記》就是在解說《中論》。
一、何謂「中觀」
我們先瞭解什麼是中觀。「中」是正確真實,離顛倒戲論而不落空有的二邊,是中道。「觀」有觀體與觀用,觀體是智慧,觀用是觀察、體悟。用智慧來觀察一切法的真實,不起有無種種顛倒的邪見,這才名為「中觀」。所以,中觀也就是正觀、正見。
觀慧有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什麼是聞所成慧?聽聞讀誦聖典文義而得的聞所成慧。但並不是聽聞佛法就稱為聞所成慧,而是藉由聽聞能夠瞭解無常、空、無我,那才是聞所成慧。否則,不能稱為聞所成慧。生得慧,即一般世間人與生俱來的智慧,包括後天的努力或常說的聰明之類,但是這都還是世俗。我們聽聞佛法,能夠瞭解到無常、空、無我,不會去執著,這樣才有一點點聞所成慧的味道。什麼是思所成慧?思惟抉擇法義而生的思所成慧。它不是聽聞而已,還作如理的思惟,而且能產生樂欲動能去實踐。什麼是修所成慧?請注意這個「修」字,修所成慧的「修」是要跟禪定相應,與定心相應觀察修習而得的修所成慧,這才能稱為修所成慧。比如修習止觀,要引發無漏慧,至少要有禪定的「未到定」為基礎,那才能夠引發無漏的智慧。如果沒有禪定為基礎,沒有達到最基本的未到定,都還只是散心的思惟,只是有漏、散心的觀慧而已。所以,修所成慧是與定相應的智慧。再進一步,還有現證空性的實相慧,這才是無漏的現證慧。關於這三種觀慧,到後面還會再談。
二、龍樹菩薩的論典
在印度,以龍樹菩薩為大乘的鼻祖;在中國,龍樹菩薩被尊為八宗共祖。龍樹菩薩的作品很多,主要分成兩類:一、抉擇深理的。這是屬於深觀方面的,就是深刻的觀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中論》,它是開顯諸法的真實相。二、分別菩薩廣大行的。主要有兩部,一是注解《般若經》的《大智度論》,另一是注解《華嚴‧十地品》的《十住毘婆沙論》。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常引用《寶積經》,如提到有四法不會退失智慧,有四種直心等。以這些來顯示我們在修學時要有智慧――不落空有二邊的深刻智慧為基礎,還要修福德,度化眾生、修廣大行。把這兩類論典綜合起來,才成為完整的龍樹學。所以,不要只偏重於中觀或只偏重於廣大行,要把深觀和廣行綜合起來。
三、緣起、性空、假名、中道
這個偈頌有四個重要的關鍵詞:眾因緣生法,就是緣起;我說即是空,空就是空性;亦為是假名,就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是指中道。所以這個偈頌有四個主題:緣起、性空、假名、中道。緣起,因為諸法不是獨存的,不是不變的,不是主宰,它是眾因緣和合;眾因緣和合,我們說它即是空。也就是透過「無自性」的這個觀念,來破斥諸法的不變性、獨存性、實在性,因此說緣起即是空。所以,中觀所說的空,其實就是緣起、無自性。我們要經常把緣起、無自性、空聯想在一起。緣起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沒有常住性、獨存性、主宰性、實在性,那就是空。但有人誤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或也有人聽到「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則又誤以為「空」是能夠生起萬有的「一個真實的什麼東西」。所以,龍樹菩薩為了避免大家誤解,就說這個「空」其實也是假名,不是真實有一個實在的空。「亦是中道義」,不會落入常斷、一異、生滅、有無、來去等二邊,那就是中道。
偈頌前半段的意思是這樣:因為是緣起,我們說它是空。不過,導師的解釋稍有不同:一切「眾」多「因緣」所「生」的「法」,「我」佛「說」他就「是空」的。如果從梵文來看,「我說即是空」的「我」是多數,是指「我們」,不是「我佛」。所以,在梵文《中論》這偈頌的原意是:因緣所生法──緣起,因為無自性,我們說它是空,而這個空其實也是假名。如青目菩薩注解《中論》(青目釋)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空);離有無二邊故,名(此空)為中道。」[2]空也是空,只是為了引導眾生,所以假名說空。所以這個空不是實有的,它只是假名,用來對治眾生的種種邪見,用空來離有邊、無邊,所以空當下就是中道。
因緣所生法,我們說它是空,不過在中國有的祖師是從「空、假、中」來解釋。古德們認為不偏於「空」,不偏於「假」,另外有一個「中」。但依梵文的原意,並不是這樣的意思。梵文偈頌的原意:「緣起」就是「空」;而這個「假」並不是跟「空」相對立的,「空」只不過是為了度化眾生而假施設的,所以「空」當下就是「假」。而「中道」,也不是說在「空、假」之外另有一個「中」,不是!當我們正確瞭解緣起,正確瞭解空、假名,當下就是中道。所以,緣起無自性,就是空,空也是假名,空的當下就是中道。這個觀念很重要!
導師說:這空無自性的空法,「亦」說「為是假名」的。空是假名,因離戲論的空寂中,空相也是不可得的。佛所以說緣生法是空,如《大智度論》說:「為可度眾生說是畢竟空」,目的在使眾生在緣起法中,離一切自性妄見;以無自性空的觀門,體證諸法寂滅的實相。所以一切法空,而不能以為勝義實相中,有此空相的。我們不要誤以為有一個實在的空相。那麼,這即緣起有的性空,「亦是中道義」。所以,中道是針對空來說,空當下就是中道。明白了因緣生法是空的,此空也是假名的,正確瞭解這空,才能夠證悟中道,不起種種的邪見。所以此空是不礙有的,不執著此空為實在的;這樣的空,才是合於中道的。所以,這樣的空並不是邪見,不是斷滅空,它其實是正確瞭解緣起,不落兩邊,空就是中道。
導師雖然不懂梵文,但是導師的解釋,竟然跟梵文完全一樣,非常合乎龍樹菩薩的原意,這一點也是跟中國古德不一樣的地方。
四、「若先非佛性,不應得成佛」之真正意義
因為龍樹菩薩被尊稱為八宗共祖,所以他的著作不論是《大智度論》、《中論》,各宗各派都非常重視。中國古德雖然很推崇龍樹菩薩,不過因為受到真常唯心系如來藏的思想影響太深了,不知不覺會用如來藏思想來注解《中論》。
舉一個他們誤解的例子,如《中論》的兩個偈頌:「汝說則不因,菩提而有佛,亦復不因佛,而有於菩提。雖復勤精進,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應得成佛。」[3]佛性,這個語詞是佛教所常見的,但同樣是這個語詞,大乘三系對它的理解不一樣。以中觀來說,不主張本來眾生就是佛,也不會像有些唯識學者立一闡提種性。
唯識系立有五種種性:聲聞種性、緣覺種性、佛種性、不定種性、一闡提種性。不定種性,是說有可能成就聲聞或緣覺,也有可能成就佛。一闡提種性,是指沒有善根的,無論他再怎麼修行都永遠無法成佛。真常唯心系則說眾生有如來藏,有一個清淨的佛性,所以一定會成佛。
但是像這些,在龍樹菩薩看來,那都是因中有果論的,還沒修行就預先設定你是什麼種性,或說將來會成佛,或說將來只能成就聲聞。中觀不作那樣主張,而認為一切是因緣法。所以,中觀對佛性的解釋是指有成佛的可能性,只是可能性而已;至於是否能成佛,仍要看福德、智慧資糧具足與否來決定,中觀是從因緣法來看的。
「性」是什麼意思?是指「積習成性」[4]。雖然中觀有時候會說到性,但這個性並不是指天生本來就具有的,而是說習慣成自然。日積月累,累積到某種程度以後,這個力量非常地強,除非有另外一個非常強大的力量來左右它,不然它就會順著一直發展下去。所以要說有「性」,那是積習成性。
所以,以中觀性空唯名系來說,這個佛性是要修行者聞熏習,聽聞佛法,種下一個善根,這善根不可動搖,將來就會成佛。佛性,是有成佛的可能性,修行者不斷地起清淨心,好好地修學,不退轉,這個才叫佛性。並不是如來藏系的說法,認為有一個本來清淨的如來藏,因為它本來具備有佛的功德,只要把煩惱去除,佛性自然就顯現。中觀不主張這樣,中觀是在破斥外人認為本來有一個自性。試問:眾生現在還是眾生,不是佛,既然現在不是佛,那會有佛的特性嗎?當然不具有佛的體性。龍樹菩薩的意思是:你現在是眾生,現在沒有佛的體性;你又是主張自性實有的,有就永遠有,沒有就永遠沒有。既然你現在是眾生,沒有佛的體性,你怎麼樣修行也都沒辦法成佛。其實,之所以成佛,中觀是從緣起法來說。
也可以再從人與法之間的關係來看:菩提是覺悟,統攝佛果位上的一切無漏功德,這是從「法」來說;佛陀是覺者,是證得菩提的大聖,這是從「人」來說。因為中觀講因緣法,所以並沒有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佛。佛,是體悟到菩提而成佛,所以人跟法是互相緣起的。菩提如果沒有佛,沒有人來證悟它,那麼這菩提又能安立在什麼地方?因此,中觀是徹底的緣起論,不會說你本來有一個菩提,或者本來就是佛,只要把雜質去掉,佛性就顯現。中觀說:人與法互為緣起,修行者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徹底證悟諸法實相,那才是佛。所以,依中觀的教說,我們聽聞正法、發菩提心為因,好好修習為緣,因緣和合是可以成佛的。
導師又談到:實有論者,如說一切有部等,他們也承認修行是可以成佛。那麼,現在《中論》來破斥他說:你如果主張有自性,那其實是不能夠成佛的。但是,真常妙有論者,不知性空者以眾生沒有佛自性的理論,責難實事論者。竟然斷章取義的,以本頌為據,說龍樹菩薩也成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真常妙有論者主張:如果眾生開始沒有佛性,那就不能成佛。其實,這是誤解了龍樹菩薩的原意。龍樹菩薩的原意是:你現在還是眾生,還沒有佛的特性;沒有佛的體性,而你又認為自性實有,那你現在還是眾生性,怎麼可能成佛呢?所以,導師說了幾句嚴厲的話:這種不顧頌意,強龍樹同己,真是龍樹的罪人!其實,龍樹菩薩並不承認先有一個佛性的;如果認為佛性本來就有,這是因中有果論者,是龍樹菩薩所痛斥的。性空者的意見,一切法是無自性、是空的,是依待因緣而成。因為性空,所以因緣和合可以發心,可以修行,可以成佛。《法華經》說:「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5]可知佛種也是從緣起。《法華經》有一個「繫珠喻」[6]的譬喻,談到有一個窮人落魄潦倒,經常向人家乞食。後來有人對他說:「你何必跟人家乞食!在你的衣角裡面,以前有人幫你繫了一顆無價寶珠,你自己不知道。」有些如來藏系的人就用來解釋為:這個寶珠,就是我本有的佛性,我現在終於發現了,我不用再去跟人家乞討。但是導師引出這一段經文:「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這寶珠,難道是你從娘胎生下來就一起帶出來的嗎?不是啊!那是因為你跟人家結了善的因緣,人家送給你的。《法華經》用這個來比喻什麼?這個寶珠並不是本來已有的清淨佛性,而是說他曾經聽聞過佛法,曾經發心想要修學,只是忘記了;但是以前種下聽聞佛法的清淨因緣,還是功不唐捐!現在因緣觸發、成熟了,終於發現,那再繼續努力。
所以,大家來此聽聞佛法,不論聽得懂或聽不懂,把這因緣種下去,是有用的。這個寶珠什麼時候又會出現,其實都是因緣法。經常聽聞正法,好好修學,瞭解什麼叫假名,什麼叫緣起、自性空,那麼這個寶珠──佛性,自然就能夠熏習而成。佛性是緣起性空的,性空不能夠決定你成佛,還要由因緣,要看你的福德、智慧資糧是不是具足。
另參見印順法師《中觀今論》〈性、相〉,p.147-p.16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