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導師佛學著作述要》
釋厚觀
(2009年7月,美國佛法度假)
一、本書收錄的文章
這本書是《妙雲集》的第十四本,是下編的第一本,收錄了多篇有關「人間佛教」的文章,如〈佛在人間〉、〈人間佛教緒言〉、〈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人性〉、〈人間佛教要略〉、〈從人到成佛之路〉、〈佛教的財富觀〉、〈佛教的知識觀〉、〈佛教與教育〉……等。其中有很多篇是由仁俊長老所筆錄。其實,筆錄者很重要,如果當時沒有筆錄者好好記錄下來,或是筆錄得不完整、有偏差,我們後來的人要閱讀、理解也會很辛苦。所以,我們一方面感謝導師,二方面要感恩筆錄的大德們。我們如想瞭解導師的「人間佛教」,《佛在人間》這本書是一定要參考的。
另外還有一篇是〈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收錄在《華雨集》第四冊。現今有很多人想要進一步瞭解「人間佛教」,但導師的著作既深且廣,往往不知從何下手。我曾建議導師:是否可把談人間佛教的文章集成一本書?導師就挑了〈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還有《佛在人間》的幾篇文章,集成了《人間佛教論集》以供大家參考。
二、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與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
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而導師提倡「人間佛教」,有很多人會問「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有什麼不同?或者有哪些是相同的部分?有關這主題,相信大家聽過很多次,不過我們可以再溫故知新。
(一)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
首先談虛大師的「人生佛教」,它具有「對治」與「顯正」的意義。
從「對治」的意義來說,因為虛大師有感於中國佛教末流,一向重視於「死」和「鬼」。以往的社會,大多是在什麼時候才接觸到法師?通常是因家裡有人往生,或是農曆七月要超度,大家才接觸到佛教和法師。當時佛教界的法師也不講經說法,只是做做經懺而已。中國佛教的末流是重視死、鬼的問題,而引出無邊的流弊。虛大師覺得很痛心,為了糾正弊病,所以主張不重死而重生,不重鬼而重人。以「人生」來對治「死鬼」的佛教,所以稱為「人生佛教」。這個「生」是有這樣的意義。
另外,還有「顯正」的意義。太虛大師是「從佛教的根本」來瞭解,因為在佛典裡面,佛是在人間遊化,主要開示度化的對象是在人間的人。所以,在生而為人的時候,應該就要好好修行,並非捨本逐末,等到死了以後才去超度。另外,「從時代的適應」來瞭解,認為應該重視現實的人生。「依著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業報,方是時代所需,尤為我國的情形所宜。」以人生為基礎,再來修菩薩道,這才是人生佛教。
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我們崇敬、仰慕佛陀,而佛陀之所以讓我們崇仰,並不是他肉身不壞或長命百歲,主要是因為他有清淨高尚的人格與行菩薩道的慈悲、智慧風範,是這樣在完成人格。虛大師又說:「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樣即人生而成佛,顯出了虛大師「人生佛教」的本意。
(二)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
我們再看導師的「人間佛教」,先從顯正方面來說,依人乘為基礎來成就佛道,這與虛大師相近。從對治方面來說,則有些不同。參照下表:
天神──永生
人 ──生
鬼 ──死
上面是天神──永生,下面是鬼──死,在中間是人,「人間」主要是在中間這一塊。從對治來說,同樣是對治死、鬼,這與虛大師相同。但是導師更發現到,佛教即使不落入死、鬼這方面,但有的人不重視人間,一味地想要往生天上,然而這跟往生天國並沒有兩樣;或有人崇尚天神,這樣天化、神化的思想,其實也造成佛教很多的流弊。所以,導師在對治方面,除了特別對治死、鬼以外,認為天神這一部分也須要對治,不能流入這一端流弊。要重視人的這一部分,而恰當的語詞,就是「人間」。
不過,導師所說的人間佛教,並不是認為只要當人就好,或者做做善事之類就好;而是以人身為基礎來行菩薩道,目標是成佛、是佛乘,不是停留在人乘而已。現在有很多人誤解人間佛教,一聽到人間佛教,誤以為這是俗化、淺化。其實,在五乘共法裡的人乘法是指生而為人,得到人身享受人間的福報;但導師說得很清楚:在無邊佛法中,人間佛教是根本而最精要的,究竟徹底而又最適應現代機宜的。切勿誤解為人乘法!人間佛教不是人乘行,他的目標是把握現有的人身,積極行菩薩道來自利利他、成就佛道,這才是導師「人間佛教」的本意。
三、即人而成佛
從佛出人間的意境中,一重人間,一重佛道。這我們稱為人間佛教的,不是神教者的人間行,也不是佛法中的人乘行。神教者雖然也在利益人,但是他的目的是生天國。我們佛教不是想要生天,而是要成就佛道。以下導師談到的,其實是簡單對「人間佛教」所下的定義:以人間正行而直達菩薩道,行菩薩而不礙人間正行的佛教。即把握人生來行菩薩道,修菩薩行而不礙人間正行的佛教,也就是即世間而出世間,出世間而不礙人間,今即稱即人而成佛,成佛而不礙為人。成佛,即是人性的淨化與進展,也是人格的最高完成。以下的觀念很重要,必須確定人間佛教決非同於世間的慈善事業,所以不要以為我現在做善事,我就在行人間佛教,不是這樣。如果只是同於一般的慈善事業,沒有佛教的特色在裡面,那跟慈善事業又有什麼不同?所以,導師說:既然稱為人間佛教,那就要有佛教的特質。佛教,不共其他宗教與一般世間善法的特色是「無我」,不以「我」為中心來行善。像有人做善事還在拼業績,互相競爭度了多少人、募款有多少,這其實是另外一種煩惱的根源。所以我們修善要具有佛法的特色──三法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要看有沒有這些佛法特質在裡面,那才能與一般的世間善法有所區別。行人間佛教要有佛法的特質,那才足以稱為人間佛教。導師倡導的人間佛教,是從究竟的佛乘中,來看我們人類,應怎樣的從人而向於佛道。
四、以知導行,以行致知
《佛在人間》除了人間佛教的幾篇文章,還提到〈佛教與教育〉。這裡談到一個重點:以知導行,以行致知。「知」如明眼能判斷方向,不誤入歧途;但是也要有「行」,確實去實踐。
事實上,行得深,才能夠知得更切;知得切,也才能夠行得更深,知行要合一。為什麼有人知得不夠深?是因為行得不夠切。就如我們站在不同的高度,能看到不同的風景一樣;知得不夠深、看得不夠遠,是因為沒有到達那個高度。導師說:依知而行,如眼目明見,才能舉步前進。因此,我們不要盲修瞎練。而依行致知,如向前走去,才會發現與看清前面的事象。知才能行,行才能知。越知越行,越行越知;在這樣的學程中,達到徹底的正知,與如實的修行。佛的十個名號之一有「明行足」,「明」是智慧的明白,就是知;「行」是實踐。成佛,要智慧與實踐都圓滿具足,達到知與行的究竟圓滿。所以,佛的教育不是只有口說,是以實踐為本,而實踐又必然是以知為先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