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厚觀(福嚴推廣教育班,2013.4.20)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則佛典故事,這故事出自《大智度論》卷22,在《大正藏》25冊225頁的上欄到中欄。
佛駐錫在舍衛國時,有一段期間經常到一位婆羅埵逝的婆羅門家裡去乞食。婆羅門起先雖然供養佛,但佛去了幾次之後,婆羅門心裡有點不高興了,他心裡想:「這位沙門為什麼常常來我家?好像我欠他很多債一樣!」
佛知道他的想法,很善巧地說了以下兩個偈頌:
「時雨數數墮,五穀數數成;數數修福業,數數受果報。」「數數」就是屢次、一再的、經常的意思。及時雨一次又一次不斷地降下來,五穀糧食才能不斷地收成;經常修福業,也才能不斷地得到好的果報。
(佛的意思是說:你不要以為我是來討債的啊!你如果想要五穀豐收,這雨一滴兩滴就夠嗎?不是啊!必須及時雨不斷地降下來才行!你行了一次的布施,便得一次善的果報;經常行布施供養,便能得到更多善的果報。我來這裡乞食是給你種福田的機會,不要以為我是來討債的,所以要以歡喜心行布施才好。)
佛又接著說:「數數受生法,故受數數死;聖法數數成,誰數數生死?」
人有生就必有死,一再地來三界受生,也就會一再地死亡。即使行布施得到人天的福樂,但仍舊還是在三界生死輪迴;所以修福德還不夠,必須進一步修智慧。如果能常常修聖道,一旦成就的話,還有誰會來三界不斷地輪迴生死呢?
婆羅門聽了佛的偈頌之後,心裡想:「佛真是大聖人,我心裡在想什麼,佛都知道。」婆羅門感到很慚愧,於是取了佛的鉢到房子裡面,盛了滿鉢豐盛的飲食要供養佛。
可是佛不接受,佛說:「我是說了偈頌之後才得到這些飲食的,你今天的食物我不吃了!想要供養的話,改天再說吧!」
婆羅門很困惑,就請問佛:「那麼我準備好的這些食物要給誰呢?」
佛說:「我還不曾見過天、人能夠消受這些食物的。你拿去放在不生雜草的地上,或者放到無蟲的水中去吧。」
婆羅門依著佛的指示,把這些食物放在無蟲的水中,結果水立刻就沸騰起來,煙與火都冒出來了,就好像投入大熱鐵一樣。
婆羅門看了以後非常驚訝,他說:「從來沒看過這樣的事,實在太稀有難得了!在食物中也能做這樣的神通變化,佛的神力真是不可思議啊!」
婆羅門回到佛的地方,就跟佛頂禮懺悔,希望佛能允許他出家受戒。
佛就說:「好!善來比丘!」這時,婆羅門便鬚髮自落而成為沙門,之後慢慢斷煩惱,而得阿羅漢果。
這個故事也出現在《別譯雜阿含經》的80經,裡面有一些微妙的不同:
佛經常去這位婆羅門家裡乞食,這婆羅門一開始以豐盛滿鉢的飯菜供養世尊。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世尊又依著次第乞食到他家。婆羅門就生起一個念頭:「喔!這個剃光頭的沙門已經來乞食很多次了,還自以為是我的老朋友咧。」(老朋友吃免錢哪!)
佛立刻知道婆羅門心中的想法,就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天經常降下及時雨,五穀才能一期一期地成熟;修道人一次又一次地乞食,施主也才能有機會一次一次地供養。
修布施能感得人天的福樂,常常生在天上,常常感得好的果報。婦女一次次地懷孕,因此一次次地生小孩。(在一般世俗人看來,有小孩便能有後代子孫,生生不息!)
一次次地擠牛乳,才能一次次地提煉出酥、乳酪。
一再地來三界受生,便會一再地死亡。一再地生了又死,便會一再地憂悲苦惱,屍體也頻頻地被火化,頻頻地被埋進墳墓裡。
唯有好好地修道、斷盡煩惱、得到解脫,才能停止生死輪迴,不必一再地來三界受生,也不會一再地死亡,不需要頻頻地憂惱,也不需要一次一次地痛哭。」
後面內容都類似。這個故事有幾個地方值得我們反省的:
如果像我們一般的出家人跟人家乞食,聽到別人講:「你又來討債了!」我們可能就不知如何是好。不過,佛很善巧地說了兩個偈頌,就解答了婆羅門心中的所有疑惑。
首先,佛扭轉了婆羅門的觀念,讓他本來將乞食視為討債的心態,轉為以恭敬心、歡喜心而布施、供養、種福田。
其次,佛說僅有福德還不夠,還要修智慧斷除煩惱,才能得到究竟解脫,這樣才不必來三界不斷地輪迴生死。而這位婆羅門也很有善根,立刻想到要跟隨佛修學智慧而發願出家,緊緊地把握良好的因緣。
《別譯雜阿含經》提到了「數數生天上」、「婦女數數生小孩,數數擠牛乳」,這可能是表達修布施可以得到人天福樂。如果是不清淨的布施也可能生於畜生道,如國王的大象可以得到很好的飲食一樣。
而一般世俗人或許認為「多子多孫多福氣」,但如果子孫不孝的話,可能就變成「多子多孫多生氣」了!
這個故事還有一個重點:就是頻繁地出現「數數」的語詞,「數數」就是「經常、屢次」的意思,我們要修學智慧,也要重複不斷地多聞熏習才行!我們一次一次地聽聞佛法,也就一次一次地烙印在心中。如佛典常說的「習以成性」,不斷地熏習善法,就會成為好的習性。
同樣地,如果不斷地重複熏習惡法,那就會成為惡性。所以,我們要避免不斷地造有漏業,才能避免不斷地來三界生死輪迴。
一般人雖然知道自己有缺點,但卻沒有堅定的決心馬上改過來。其實,知錯能改要鑑往知來,不要一再一再地犯同樣的過失,一再遭受同樣的苦報。
以上以這些與大家共勉!
※經典原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