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則佛典故事,這故事出自《大莊嚴論經》,在《大正藏》第四冊,262頁下欄到263頁中欄。
聽法的人能獲得大利益,增廣智慧,還能令心意調伏柔順。
過去曾聽說:在師子國中(師子國就是斯里蘭卡),當時有人獲得一顆摩尼寶珠,這顆摩尼珠像人的膝蓋那麼大,非常殊勝奇妙,世間稀有,因此這個人就將摩尼寶珠貢獻給國王。
國王得到寶珠之後,仔細地看著寶珠,並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過去的國王們,累積各種珍寶,追求名聲,經常聚集賓客來展示他的珍寶,自己感到很驕傲。
可是,當國王退位或命終時,必須捨離這些珍寶而獨自一人走上死亡的道路;真正能夠緊緊跟隨自己、不離不棄的,只有善惡業而已。
就好像蜜蜂一樣,一生雖然辛勤地釀蜜,但是最終蜂蜜還是被他人取走,自己卻得不到;財寶也是一樣,最後也是都被他人拿去使用,無法隨身帶走。
過去的國王們都被珍寶所迷惑,即使辛辛苦苦地累積,最後積集的財物卻等待他人拿走,沒有一樣能夠跟隨自己。
我現在要有所作為,一定要讓功德珍寶能緊緊跟隨著自己。(那麼應該怎麼做才好呢?)唯有在佛的大福田中種下種種功德,這樣的善報才能跟隨自己到後世,永遠不會朽壞滅失。
即將命終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不得不捨棄、分離;即使整個王宮中最親愛的眷屬,大臣、猛將等,悲傷戀戀不捨地送死者一程,最多也只是送到墳墓之前而已,最後還是各自回家(沒有人會永遠跟著你的)。
過去曾擁有的象、馬、高貴華麗的轎子、車輛,及珍愛的賞玩品和收藏在倉庫裡的寶物,還有人民、都城、遊樂的花園等都會流落散失,自己只能孤獨地死去,沒有一樣會跟隨著自己。」
國王說了這段偈頌之後,便來到佛塔前,把摩尼寶珠懸掛在佛塔的門柱上。寶珠的光明燦爛,就像是一顆大星星。當日出時,映照著王宮,光彩閃耀、相互輝映,勝過一般的光明。寶珠散發出的光明,每天都是這樣。
可是,有一天,這種燦爛的光彩忽然消失了,國王覺得很奇怪,就派人去查看。使者來到佛塔前,發現寶珠不見了,只看到佛塔門柱的下方有血沾污了地面。使者沿著血跡尋找,漸漸來到迦陀羅林,還沒到達森林,就看到偷寶珠的人在樹叢中穿梭、隱藏。因為偷寶珠的人在偷取寶珠時,從門柱上摔了下來,折斷了大腿,因此流血。使者就將這個小偷抓起來,帶到國王面前。
國王剛看到小偷的時候非常生氣,不過再看到小偷的傷勢,又對他生起憐愍心。國王懷著慈悲心對小偷說:「唉!你這個人實在是太愚癡了!竟然偷取佛的寶珠,將來必定會墮入惡道。」接著就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怪哉!實在是太愚癡了,沒有智慧而造作了重大的惡行;就好像有人害怕被人用棍棒捶打,卻反而被人斬殺。
因為畏懼貧窮的痛苦,生起這種愚癡的想法,不能安於短暫的貧窮匱乏,反而遭受無窮盡的苦厄。」
這時,有位大臣聽到這段偈頌,就對國王說:「如大王所說,真實不虛!」大臣便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塔是人中之寶,只有愚癡的人才去偷竊;這個人將在無量劫中,都遇不到佛法僧三寶。
就像過去有一個人,滿心歡喜地將插在耳朵上的須曼花,拿來供養佛塔,由於這個緣故,經過百億劫這麼長的時間,享受人天極大的快樂。
而這個人盜取十力佛塔中的寶珠,佔為己有,因為造下這個惡業的緣故,將墮到地獄中。」(佛具有十力,如果我們供養佛,可以得到大福德;可是,如果偷了佛物的話,那就罪過很深重)
另外有一位大臣非常憤怒地說:「這個愚癡人,犯下的罪行已經這麼明顯,還需要呵責嗎?應該對他行刑處死!」
國王對大臣說:「千萬別這麼說!這個人已經死了,又何必殺他呢?(為什麼說他死了呢?因為這個人愚癡,沒有慧命;沒有慧命,我們說他就像死了一樣)就像有人跌倒在地,應當要將他扶起來才對啊!」
國王再說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這個人已經犯下了罪行(這個人的德行已經毀損了),應當立刻拯救他。我現在要送他一些財寶,讓他懺悔、修福,使他能減輕罪業、遠離將來的大苦難。
我要給他錢財,讓他拿去供養佛;如果他不能歸依佛,他的罪過終究是無法減輕或消滅的。
就像是有人跌倒在地,應該把他從地面上扶起來;同樣地,如有人因為偷竊佛物而招來罪過,也必須供養佛才能減輕罪業,甚至令其消滅。」
於是,國王便賜給小偷許多錢財,教他在佛前作各種功德。
這時,小偷心想:「現在這位國王,如果不是佛法中調柔和順的人,以我所犯的罪行應該是要被處死的,國王竟然能包容我,還赦免我的重罪,真是偉大高貴的人。釋迦如來太奇特了!竟能教化本來有邪見的國王,讓他能做出這樣明智的事。」
說完,小偷便回到佛塔前,跪著爬行朝向佛塔,合掌歸依說:「大慈大悲的世尊!您真是世間救度眾生的聖者!雖然您已經入了涅槃,還能救我一命!世間人都尊稱您是真正救濟眾生的聖者,好名聲傳遍全世界。乃至今日,承蒙您救了我一命,由此可以確信,您是真正救度眾生的聖者,實在是名不虛傳!」
小偷並說了一段偈頌,大意如下:
「世間讚歎佛是真正救度眾生的聖者,確實名不虛傳;我現在承蒙佛的救拔,才明白真正救濟的意義。
世間就像火宅一樣,充滿了各種憂悲苦惱;佛就像是一輪慈悲清涼的明月,能照亮消除各種焦慮苦惱。
如來在世的時候,在曠野惡鬼居住的地方,能救濟首長者(首長者是一位居士的名稱,他病得很重,佛去為他開示說法,後來就生天),佛在世的時候能夠救濟這些苦難的眾生,這種事沒有什麼困難。
不過,如今涅槃之後,佛陀遺留下來的教法,還能救濟眾生脫離危險困厄,讓我脫離苦惱,實在是太稀有難得了。
世間工匠以奇巧的技藝,符合世尊的聖心,製作的佛像舉著右手,顯示安慰眾生的相貌。
感到怖畏的人看到佛像,尚且能消除恐懼;更何況佛在世時,所救拔的眾生一定更多。
現在遭受到大苦難、大災禍,是佛的形像赦免、救濟了我。」
這一則故事有幾點值得我們反省:
這國王體悟到蜜蜂「採得百花成蜜後,一生辛苦為誰忙?」而人的一生也是一樣,辛辛苦苦地累積財寶,最後自己卻什麼也帶不走。我們反省自己,我們能帶走什麼呢?是不是也要多用心好好地積集福德、智慧資糧呢?
另外,小偷盜取了寶珠,大臣們都很憤怒,建議國王將他處死。但國王對大臣說:「就像有人跌倒,我們應當要把他扶起來才對啊!」所以,國王由於蒙受佛的遺教,對小偷生起憐愍心並赦免了他。
這時,小偷當然非常感謝國王,讓他能夠免於一死;但是他更感謝誰呢?感謝釋尊啊!雖然釋尊圓寂了,但是釋尊遺留下來的法還能夠教化國王,也展轉教化了他。他想:「萬一遇到了這位大王沒有受過佛法的熏陶,那麼我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好在這位國王蒙受佛法的滋潤,他不但沒有怪罪我,還賜給我財寶,讓我懺悔、修福,還希望我減輕罪業,避免將來受大苦報。」我們想想:一位醫生,他在世時可以醫治很多病人,但是一旦醫生過世以後,他還能醫治病人嗎?不行!但佛不一樣,佛是大醫王,即使佛圓寂了,而遺留下來的法還能夠繼續教化眾生,佛真是救度眾生的聖者,真是可以稱為「大醫王」!
我們想想:世界是這麼地紛亂,一般凡夫心中充滿了貪瞋癡,彼此勾心鬥角,永無止息;我們很慶幸能蒙受佛的甘露法水,我們要多麼地感恩。如果不好好實踐佛的遺教,不能讓正法常久住世的話,那真是辜負佛的恩德啊!
以上以這些跟大家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