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好!
這邊跟大家分享一則佛典故事,這故事出自《法句譬喻經‧第八言語品》,在《大正藏》第4冊582頁的上欄到中欄。
這個故事跟《法句譬喻經》的第六品〈惟念品〉有關聯,就是在第六〈惟念品〉那個地方,有提到瓶沙王跟弗加沙王是很好的朋友,瓶沙王抄寫了「十二因緣」送給弗加沙王。弗加沙王看了這「十二因緣」以後非常感動,他就起出離的心,就出家了。
出家以後,他是先在一個製陶器的人家的窯中住一晚,打算隔天再入城乞食,用完齋之後,再去佛那個地方受持經戒。但是佛陀知道,因為弗加沙王過去的因緣,他熬不過明天中午。他想他這麼樣發心,還沒見到佛,還沒聽聞佛法就這樣命終,值得憐愍,所以佛就化成一個沙門跟他開示。開示之後,弗加沙王當下就證得了三果。佛跟他說:「不要只是計畫著明天要做什麼、做什麼,應當要把握當下,只是一味地計畫明天如何如何,那是沒有意義的事。另外就是我們過去造了什麼惡業,我們不是很清楚,那果報毫無預警的說來就來,我們應當要歡喜承受,驚慌也沒有用。」
佛這樣預告之後,隔天弗加沙王他去乞食的時候,在城門中遇到一頭剛生完小牛的母牛,為了保護牠的小牛,就用牛角猛烈地觸撞弗加沙王,因此而命終。這是第六品〈惟念品〉所說。
現在談的這個第八品,主要就是談他過去的因緣。為什麼一個人證了聖者,三果了,而他還不免會遭受這不測,到底過去的因緣如何?在《法句譬喻經‧言語品》這裡就說到:
過去弗加沙王自行落髮出家之後,前往王舍城乞食,在城中被一頭剛生下小牛的母牛,猛烈地觸撞而命終。母牛的主人感到非常恐懼,於是就把這頭母牛轉賣給他人。
買了這頭母牛的人,牽著這頭母牛到河邊,想要給母牛喝水。卻沒想到這頭母牛竟然又從這主人的身後使勁地觸撞,就這樣,買牛的那個人也死了。
那買牛的人他有個兒子,知道父親被母牛觸撞身亡,他就非常的生氣,就把這頭母牛殺了,把牛肉拿去市場上販賣。
這時,有一位農人他買了牛頭,用繩索綁著扛在肩上帶回家。扛著牛頭很累人的啊,農人在離家一里左右的附近,覺得很疲倦,找了棵樹,就把牛頭暫時掛在樹枝上,他就坐在樹下休息。沒想到,過了沒多久這繩子居然斷了,牛頭掉下來,正好砸中這個農人,而牛角就刺進了農人,那農人當場斃命。哇!這頭母牛在一天當中連續殺死了三個人。
這消息展轉傳到瓶沙王耳中,他覺得很奇怪。於是,瓶沙王便與眾大臣一起去拜見佛陀。瓶沙王向佛頂禮之後,退到一旁的王位,合掌請問佛:「誒!真是奇怪?太不可思議了!世尊!一頭母牛竟然一天當中連續殺了三個人,這到底是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呢?可能會有什麼意外的事發生嗎?我們希望世尊能為我們詳細解說,到底它的原因如何?」
佛告訴瓶沙王:「罪報一定有它發生的原因,它的根源是我們需要留意的,並不只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景象而已。
瓶沙王再次請佛開示,說:「我希望可以知道這整件事情的因緣始末。」
佛說:「過去有三個商人到別的國家去謀生,暫時借住在一個獨居老婦人的房舍。本來他們應該付房租給老婦人,不過,他們看到老婦人孤單一人,就想欺負老婦人。於是,趁著老婦人外出的時候,三個人就悄悄地離開,竟然都不付房租。老婦人回來一看,三個商人都不見啦,於是問鄰居:『你有沒有看到這三個商人?』鄰居說:『他們早就離開啦!』老婦人聽了非常生氣,趕快從後面追趕,追得非常疲憊。最後終於追上了這三個商人,就向他們索討房租。
但是三個商人毫無悔意,反而惡罵老婦人:『我們之前已經付給妳啦!妳為什麼還要來索討呢?』三人異口同聲的拒絕,堅持不付房租。
老婦人勢單力薄無可奈何,覺得非常的懊惱,於是老婦人就發下毒誓,對三個商人說:『我現在這麼貧困潦倒,你們怎麼還忍心欺騙我呢?我後世無論生在什麼地方,如果被我遇到的話,我一定要殺你們。即使你得道了,我也絕不饒恕!我如果沒有把你們殺死的話,我誓不甘休!一定要把你們殺死,我才會休止。』」
佛告訴瓶沙王:「那時候的老婦人,就是現在這一頭母牛。當時的三個商人,就是被這頭母牛所觸殺的弗加沙王等三個人。」
於是,世尊就說了一首偈頌:
「口出惡言,以惡口罵人,對人憍慢,欺凌、輕蔑別人,造作了種種的惡行,怨敵就會很快的產生。
相反的,如果我們用謙遜、柔順的言詞,尊敬他人,捨棄煩惱,安忍惡言毀謗,那麼怨敵自然很快的就會消滅。
人之所以生死流轉,經常是由於造口業的緣故,就好像『斧在口中』(就是一把斧頭在嘴裡面),口不擇言──這斧頭就隨時會傷人。為什麼會惹來殺身之禍?其實都是由於惡口所致。」
佛說完這段話之後,瓶沙王及大臣們,都很恭敬地發願要遵從良善的行為。大家向佛頂禮,問訊之後而離去。
這個故事勉勵我們:就是因果業報,在經典上講,只要是善的、惡的,種下這個因,那一定會有異熟,善、惡一定會有異熟的果報。那什麼時候成熟?不太一定。如果再有煩惱的滋潤,我執沒有斷除,因緣和合,他就會受報。我們過去造了什麼惡業不是很清楚,可能這業報(果報)隨時會發生。要「畢故不造新」,過去的就安然承受,但是要記得不要再造新的惡業。
另外,如這部經所說的:「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嘴巴裡面有一把斧頭,口不擇言很容易造惡業,所以我們不要隨便起惡言。我們想想,像那個老婦人因為三個商人欠她房租,她口出惡言說:「即使你成道以後,我也要殺死你。」當然冤冤相報不好,即使人家欠你,最後人家成聖者了,成聖者之後,我們再要去報復的話,這個罪報非同小可。你看像五逆罪,害阿羅漢,惡心出佛身血,這個都是會有更重的罪報。不管以前人家欠你多少,你這個時候來害聖人的話,罪報非常的多。
所以在《般若經》也提到,如果我們對一個已經被授記的菩薩起惡念,一起一個惡念,他的功德就退失一劫。再起一個惡念,又退失一劫,得不償失!不要為了嘴巴一時口快,卻去傷了人,最後損失的都還是自己。
有一句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口傷人六月寒。」一句好的話,可以讓人家溫暖三個冬天。這「三冬」有雙重意思,一語雙關,一冬就是一年;另外,就是即使很寒冷的天候,讓人家心裡感到很窩心、很溫暖,「良言一句三冬暖」。可是相反的,「惡口傷人六月寒」。這「六月寒」也有一語雙關,六月很炎熱,即使天氣很炎熱,你惡口傷人,讓人家感到很寒心;另外,就是一句惡口讓人家很長的時間感到非常心寒,有這兩層的意思。
我們大家一起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