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好!
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則佛典故事,這故事出自《法句譬喻經》,在《大正藏》第4冊588頁中欄到下欄。
過去有一個國家叫做那梨,由於鄰近南海,那邊的人民經常以採集珍珠、栴檀香為業。那個國家有兄弟兩人,父母雙亡,兩個兄弟協議著要分家。
家裡本來有一個奴僕名叫分那,他很年輕,但是非常聰明,不論是經商買賣,或者是入海採珠,經營種種生計,無事不知。兄弟兩個協議怎麼分家產呢?他們決定把家中所有的財物作一份,另外把奴僕分那又當作另外一份,兩個人以抽籤來決定是得到哪一份的財產。結果一抽籤,弟弟抽到了奴僕分那,沒有得到其他任何的財產,不得已只好帶著妻子,雙手空空地就走出家門了。
當時又剛好遇上飢荒,弟弟只得到了一位奴僕,又多了一張嘴巴吃飯,生活非常困苦,覺得非常憂愁苦惱。
奴僕分那就跟主人說:「主人!您不用擔心,讓我來想辦法。我估計不出一個月,您的財富就會勝過您的哥哥。」
主人說:「如果真的能夠如願的話,我就放你恢復自由身。」
那時候主人的夫人私藏了一些珠寶,她也很大方地交給分那,當作做生意的本錢。
那時候主人的夫人私藏了一些珠寶,她也很大方地交給分那,當作做生意的本錢。
當時正好遇到海水漲潮,城內的人民紛紛趕到海邊撿木柴。分那帶著珠寶到了城外,看到一個乞丐揹著一捆木柴,其中雜有牛頭栴檀香,這是可以治重病的。這栴檀香非常珍貴,一兩就價值千兩金,偶而才會出現在世間一次,無法經常得到。分那很識貨,就以金錢兩枚向乞丐買了這一塊牛頭栴檀香,回去之後他分成了幾十段。
當時正好有位長者得了重病,需要牛頭栴檀香二兩來調配藥物服用,到處找都找不到。分那知道這個消息以後,就把牛頭栴檀香賣給他。因為他需要二兩嘛,一兩就值千兩金,二兩就換得了兩千兩金,接著也把其餘的栴檀香全部賣了,得到無數的財富,比他哥哥的財富多了十倍以上。主人對奴僕分那非常感恩,他非常信守諾言就放了分那,讓他恢復自由身,隨他要去哪裡就任他去哪裡。
分那向主人告辭之後,直奔佛陀的地方,長跪向佛說:「我的出身非常卑賤,但是我的心非常好樂學道,希望世尊能夠慈愍度化。」因為分那過去是奴僕啊,不是自由身,對於自由解脫非常渴望,求道的心非常強、很堅定。
佛陀同意了,就說:「善來分那!」分那就鬚髮自落,法服就穿在身上,馬上就成為沙門。佛為他說法之後,當下他就證得了阿羅漢,而且又得到六神通。分那心裡想:「我現在能夠成道,得六神通,生死自在,都是由於主人的恩德,我現在要回去度化他們,還有那梨國的國人。」
分那回到那梨國,來到主人家中要度化主人。主人看到分那之後非常歡喜,就請他入座,並準備豐盛的飲食。分那用完餐、洗完手之後,就飛升到虛空,展現分身的神通變化,能一身變化為多身,上身出水,下身出火,光明遍照。然後,又從虛空中降下來,告訴主人說:「我今天能夠成就這些聖德神通變化,都是由於主人您放我自由身所賜,我才能夠前往佛陀那裡學法,並且得到了解脫。」
主人聽了以後,就說:「佛陀的神通變化這麼樣的微妙!希望我也能夠拜見世尊,接受世尊的教誨。」
分那就回答說:「主人!您如果能夠誠心設齋供養,因為佛具足三達德,具備有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這樣三達德的智慧,一定能夠感受您的誠意,必定會來接受您的供養。」於是主人就很用心連夜準備好供養的食物,然後主人就遠遠地向著舍衛國頂禮(因為那梨國靠近南海,距離佛所在的舍衛國其實非常非常的遠),他長跪燒香恭請佛,並且說:「恭請世尊移駕到那梨國來,廣度我們這裡的一切眾生。」
佛陀知道以後,就與五百阿羅漢,各以神足通到了主人的家。
那梨國王及人民都非常恭敬地前往佛所在的地方,五體投地禮佛,國王退坐一旁,誠心供養佛。佛用齋、洗手之後,便為主人及國王、臣民等宣說佛法,大家都受了五戒成為佛弟子,並且從座位而起,站立在佛前,讚歎分那說:「這分那真的非常忠心哪!在家的時候就非常勤勞,出家以後也能夠精進修行得道。他的品德非常高潔,而且懂得知恩報恩,現在又促成這個機緣,請佛到這裡,使我們的家國都能夠蒙受佛陀的度化。分那的恩德這麼大,我們應該怎麼樣報恩才好呢?」
佛就再進一步讚歎分那,並且說了偈頌,意思大致上是這樣子:
「虛妄分別的心已經止息了,不再造口業,也不再造身業,隨順著正解脫,寂靜地歸於寂滅涅槃。(這是佛讚歎分那, 已經斷盡煩惱證得涅槃,這樣的涅槃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不會再有虛妄分別,言語及身行的惡業都不會再造作了。)
捨棄種種的貪欲,不再有執著,這樣子出離三界,不會再被三界所阻隔、束縛;有所求的意念全部斷絕了,這才是真正的上人。(我們俗話有一句話講:「人到無求品自高。」這阿羅漢一切都無所求,甚至不願意再受後有;如果想要再受後有,那就是有所求。他想要再來世間受身的念頭,也全部斷絕了,這樣子才是真正的人上人。)
無論是聚落或者荒野,是平地或者高山,只要是阿羅漢聖者所經過的地方,一切眾生都能夠蒙受度化。(如果依據《出曜經》的說法,就是聖人所居住的地方都有天神擁護。藉著聖者的福德能夠遮止眾惡,種種禍害都不會生起,這都是因為聖者的威神力所致。)
這樣的聖者好樂寂靜,不是一般的凡夫能比得上的。這樣的舒適、暢快、自由自在,都是由於無所求,不再有任何的欲望,不會再有任何的要求所致。(這樣的聖者好樂寂靜涅槃,因為他已經斷盡了貪瞋癡等一切煩惱,即使身在大眾當中,但是心就像處在寂靜的曠野那樣子。而一般的凡夫有所貪求、愛著,不能夠離欲,所以無法像聖者那樣的清淨,沒辦法像聖者那樣的自由自在解脫。)
佛說了這個偈頌以後,主人跟國王更加地歡喜,供養了七天,大家也證得了初果須陀洹。
這個故事有幾個值得我們反省的地方:
這位主人的夫人拿了珠寶給分那,做為做生意的本錢,但是這奴僕並沒有拿著珠寶就落跑啊,沒有!而且他深知牛頭栴檀香的價值,也沒有私吞,還是很忠實地送回給主人。而這主人也是非常守信用,得了財富以後,立刻遵守諾言,讓奴僕恢復自由身。
奴僕恢復自由身之後,並沒有忙著自立門戶,而是直奔到佛陀那裡要求出家、修行。他因為以前不自由,現在更知道自由解脫的可貴,因此精進修行,而得到究竟解脫,不會再被三界生死所束縛。
再來,奴僕分那知恩報恩,不是自己解脫就好了,他得到解脫之後,立刻回去度化主人及國人,回報主人恩、國土恩、三寶恩。
另外,主人請問佛:「我們如何回報分那的恩德?」佛說:「他已經是證得阿羅漢,他是好樂寂靜之人,已經無所求,你不必再圍繞著他,不要打擾他,就讓他寂靜吧!」所以,大家也不要擔心師父太無聊,整天圍繞著他聊天,或者是請他吃大餐。不用!我們自己好好精進修行,把佛法廣為宣揚,這才是真正的報恩啊!
另外,這奴僕雖然不是有形的財產,卻是無價的善知識。我們如果對待眾生寬厚一點,說不定回報的也更多。當然我們不是要求回報啦,但是對眾生多一點寬厚總是好的。
希望大家能夠反省:多一點寬厚之心,也能夠知恩報恩。
我們大家一起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