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好!
這邊跟大家分享一則佛典故事,這故事出自《法句譬喻經》,在《大正藏》第4冊586頁上欄到中欄。
過去,佛在舍衛國。當時,城中有一位婆羅門,年紀將近八十歲了。雖然他擁有非常多的財富,但是做人相當的頑固,不明事理,又非常慳貪、吝嗇,難以度化。他不知道修行,又不累積福德,從來沒想過生命無常,只知道拼命地建造好房舍,從前廳到後堂,還有可以乘涼的平臺,甚至有取暖的溫室,東西廂房數十間,一切設備齊全,只剩下後堂前的遮陽台還沒有完工。
當時,婆羅門都是親自經營、監督,指示各種事務。佛以道眼觀察這位老翁,知道他的壽命活不過今天了,即將就要轉生到後世去了。但是老翁自己卻還不知道,仍舊忙忙碌碌,弄得身體消瘦、精疲力盡,心中也感受不到一點幸福,實在令人同情。
於是,佛帶著阿難到老翁家裡,安慰問候老翁:「你這樣忙碌都不會感到疲倦嗎?你現在建造這麼多的房舍,到底是要做什麼用呢?」
老翁回答說:「前面的客廳用來接待客人,後面的堂舍我自己住,東西兩邊的廂房可以安頓我的兒子、媳婦,還有庫房可以囤放錢財,另外有房子安置僕人。夏天的話,我就到涼亭那邊去;冬天的話,我就到溫室去取暖。」各方面考慮都非常周詳。
佛告訴老翁:「久聞你的大名,年高德劭,我很早就想找你談一談。現在我有一首重要的偈頌,無論對活著或者是過世的人都非常有幫助,我想要送給你,不知道你能不能暫且放下身邊的事務,坐下來跟我好好談一談呢?」
老翁回答:「喔!不行!不行!我現在太忙了!實在沒有辦法坐下來跟你談,改天你再來好好聊吧!不過,既然你說有重要的、簡短的偈頌,那不妨說說看吧!」
佛就說了一段偈頌,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愚人只是急切地追求,想要有小孩、有財産;即使有了兒子、財富,卻還是汲汲營營放不下心。可是,我們自身都沒辦法恒常久住,這個『我』尚且都不是永遠屬於自己的,那又何必為兒子、財富憂慮呢?(自身都難保了,那你卻還在為兒子啊、錢財擔憂,其實是不必要的。)
你卻還整天在考慮:夏天天熱的時候要住在這裡,寒冷的時候要住在那邊。這其實是顧慮太多了。愚人事先做好種種的計畫、安排,卻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愚昧至極的人總以為自己很有智慧;自己愚昧卻又自認為很有智慧,這其實可以說是最愚昧的人。」(如果自己承認自己不聰明,那還好!自己愚昧卻又自認為是有智慧的人,那其實是最愚癡的人。)
婆羅門聽了以後就說:「這個偈子是不錯啦,但是我現在實在是太忙了,你改天再來,我們再好好討論吧!」
世尊沒辦法,只能同情地離開了。後來,老翁想要自己搬取建材的木條,沒有想到這木條竟然就這樣掉下來砸到老翁的頭,老翁就當場死亡了。家人痛哭流涕啊,驚動了四周的鄰居。
佛才離開不久,就發生這樣的變故。佛到村子裡頭遇上梵志數十人,他們就請問佛:「您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啊?」
佛就說:「我剛剛就是去這位老翁家,雖然我為他說法,老翁卻不能相信接受佛的教誨,不知道生死無常,現在忽然過世,就要轉生到後世去了。」
世尊接著就對這幾位梵志再說一次前面所說過偈頌的意義。梵志們聽了之後非常歡喜,當下就得見道,證得初果。
於是,世尊又說了另一段偈頌,意思大致如下:
「愚昧魯鈍的人親近智者,就如同用葫蘆所做的水瓢來揣測食物的味道一樣(以前的人,他用老熟的葫蘆對半剖開來,做成勺子,可以用來舀羹湯),這樣的水瓢即使在美味的羹湯中浸泡了很久,但是還是無法知道羹湯的滋味。同樣地,愚昧魯鈍的人即使長時間親近有智慧的人,卻始終無法親嘗妙法的滋味。
一位開明通達事理的人,如果親近智者,就好像用舌頭親自品嘗味道一樣,即使時間很短暫,也能夠立刻知曉食物的滋味。同樣地,開明通達事理的人親近智者,雖然只是短暫的熏習,也能夠立刻瞭解佛道的要義。
愚人的所作所為,為自己招來種種的禍患。只圖一時痛快任性地作惡,結果卻為自己引來重大的災禍。
造作了不善的行為而悔不當初,最後只能痛哭流涕、淚流滿面。畢竟這些惡的果報,其實都是源自於過去惡業的熏習而來的啊!」
這時,梵志們再度聽聞佛說這樣的偈頌,更加對佛生起敬信心,向佛頂禮,歡喜信受奉行。
這個故事有幾個值得我們反省的地方:
我們反省自己,是不是像這位老翁一樣,一生忙忙碌碌,卻忘了世間無常!畢竟計畫趕不上變化,應該多花點時間、精神好好精進,累積足夠的福德、智慧資糧才好!
其次,就如一位通達事理的人,他親近智者,有一個好的修學環境,即使時間不長,他也能夠深入法味,就像說用舌頭品嘗味道一樣,滋味如何立刻知曉。但是如果是一個不明事理、不用心的人,即使長期在善知識身邊,就像水瓢或湯匙一樣,他始終無法親嘗法味。食物的味道如何,畢竟水瓢、湯匙是無法知道的啊!
希望大家能夠珍惜因緣,願大家都能夠親嘗法味──「般若味重重」。
今天簡單以這些跟大家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