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厚觀
(2009年7月,美國佛法度假)
(陸)《空之探究》
前面介紹的專著,主要內容都還是與印度佛教思想史或者其相關的某一個階段有關,接著要談的《空之探究》,是針對主題的,以「空」為主題的專書。
一、印順導師治學的基本方針
導師說他對於空宗根本大義,有廣泛的同情,但是他不屬於空宗的任何學派。有的人認為導師是屬於三論宗,導師說:「不是!」中國的三論宗,雖然跟龍樹的空宗比較接近,但是中國的三論宗其實跟印度的三論已經不同,不純了。面對現實的佛教,總覺得與佛法有一段距離。我的發心修學,只是對佛法的一點真誠,希望從印度傳來的三藏中,理解出行持與義解的根源與流變。探討來源是什麼?在實踐上或理解上,到底有什麼變化?而哪些原則是不變的?把握更純正的,更少為了適應而天(神)化、俗化的佛法。這是從寫作以來,不敢忘失的方針。
二、寫作《空之探究》的動機
為什麼寫作這一部《空之探究》?因為導師在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時,為了寫般若法門而閱讀很多的《般若經》,想起以前曾經在《中觀今論》的一個見解:「《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導師曾說:「阿含經義,是不能照著偏執者──否認大乘的小乘者,離開小乘的大乘者的見地來解說的。」[1]要研究《阿含經》,不能落入兩種偏執:第一類是否認大乘的小乘者,如有些人重視早期佛教而認為大乘非佛說。第二類是離開小乘的大乘者,認為《阿含經》是小教。這兩種態度都有所偏頗。其實,龍樹菩薩的《中論》也是在闡揚《阿含》的緣起中道,以這樣的大乘風範來注解《阿含》,與只是部派或者小乘的那種心態來注解《阿含》,當然風格就不一樣。所以,導師想起以前提過《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但是當時只是稍微點一下而已,並沒有提出很完整的論證。現在對於般若空義,既然有更深刻的瞭解,所以就從「阿含」、「部派」、「般若」、「龍樹」四方面的空來加以比較、解說,寫成了這一部書,以闡明「空的實踐性」與「理論」的開展。
三、「阿含」、「部派」、「般若」、「龍樹」之空
本書分四章,第一章是《阿含經》的空:主要著重於修持的解脫道。著重在無我、無我所,像空、無相、無願,這些都是著重在修持的。
第二章是「部派」的空:漸漸傾向於法義的論究。這裡面有提到內空、外空、內外空等等。
第三章是《般若經》的空:這著重於體悟的深奧義,體會到空──不生不滅,體悟到無生法忍。這裡面有提到空之類集,並對各種空之意義詳加解釋。
第四章是龍樹菩薩的空:主要在貫通大乘《般若經》與《阿含經》。在《般若經》,比較強調假名、空性。如說名假、受假、法假──這是在說假名;探討空性,有談到十八空。而在《阿含經》,已經有談到緣起、中道。龍樹菩薩透過「無自性」把《阿含經》的緣起、中道與《般若經》的性空、假名貫通起來,而說出《中論》中非常重要的一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2]意思是:緣起無自性,我們說它就是空;那空只是假名施設,空也就是中道。
四、勝解觀與真實觀:
這裡所說的勝解觀是假想觀,它雖然能夠降伏、斷除部分的煩惱,但是不能夠得到究竟解脫。真能夠斷煩惱、得究竟解脫的,其實是真實觀的共相作意。共相作意就是要觀無常、空、無我,那才能夠究竟解脫。